1 Nature 系列
Nature 自帶貴族基因,Nature Energy 第一年就坐上了 research 類文章的頭把交椅,只能說有個好爹真好啊。Nature review Materials 同樣影響因子超高,不過綜述類期刊看影響因子本身意義也不大,也就看個熱鬧吧。Nature Commun.的影響因子稍顯頹勢,但仍然是大牛們才能灌的期刊,有些期刊真不是你有錢就搞定的。預計NC影響因子很難有大的突破了,基本就在10-13左右波動了。另外Nature最近也出了Communications XXX 如Commun. Chemistry 等,定位在NC和Scientfic reports 之間,Nature編輯團隊加持,大概是ChemComm的水平,目前文章質量不如ChemComm,但是長遠看影響因子也能到8左右,可以投資。
2 Wiley系列
AEM一越和正刊AM平起平坐了,再運作一下AEM估計稱之為AM子刊都不合適了。AFM影響因子小幅增長,只能說中規中矩,反倒是Adv.Sci.的影響因子一下到了12.441,可以說AS這個期刊的創建現在最受影響的應該是AFM了,預計AS影響因子將會在明年反超AFM,AFM的地位稍顯尷尬。Small的影響因子也突飛猛進到了9.5以上,值得期待,AFM的地位更尷尬了。Wiley其他子刊影響因子都基本在7以下,基本可以看做是AM系列高端期刊的回收站,但這些回收站的地位還是高于其他幾個數據庫回收站的地位的,屬于專業領域較為受認可的高質量期刊,算不上頂級期刊,期待他們成為Small這樣的基本可以歇歇了。化學類期刊Wiley表現平平,基本沒有什么突破,預計將和ACS的差距逐步拉大,Wiley需要有所改變。
3 ACS系列
JACS地位無需用影響因子來證明,不在討論之列。ACS Nano的勢頭依舊良好,其他老期刊表現中規中矩,ACS Catal勢頭較猛,強勢甩開曾經的老大哥J. Catal. ACS AMI比較穩定達到了8,不過收刊量太大,認可度現在不高,搞了分刊,有效與否有待觀察。ACS Energy Letters首個影響因子破10,完全是意料之中,不過喜歡偏理論和機理,在能源類期刊中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ACS Sustainable Chem. Eng.收文量大了之后影響因子小幅增加,預計影響力將更進一步擴大,超越ChemSusChem指日可待。ACS Central Science 當年吹得太猛,本來是要和Nature Chemistry PK的,但幾年了我也未能有幸在茫茫文章中讀到該期刊的論文,影響力是個大問題。ACS Omega 和Scientific Reports 一樣,都是不要求創新性的OA期刊,基本所有稿件都來自于ACS AMI等期刊的轉投,另一個Scientfic reports無疑了。
4 RSC系列
EES影響因子常規操作,Mater. Horizons勢頭良好,搶不了AM的稿源,但是可以搶搶AFM的稿源,建議大家投AFM的可以考慮這個期刊。Nanoscale Horizons首個影響因子沒有破10 不過8-9已經超過我之前的預期了,目測要搶Material Horizons的風頭,很有可能成為RSC除了EES的首選,JMCA 9.9了,有點遺憾,不過也很強勢了,但是認可度個人認為仍然是個問題,Nanoscale 哎 搞不懂。ChemComm 在我看來仍然是地位和影響因子嚴重不符的一個期刊,其影響因子在7.5-8.5個人認為是比較合理的,無奈還是只是剛剛過6,希望編輯們能稍微在影響因子上運作一下。Chem. Sci.現在是RSC主推的王牌期刊,但個人認為ChemComm有更好的DNA,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RSC可能力氣用錯了方向。
5 愛思唯爾
20以上的基本都是綜述和評論類期刊如Material Today 和Progress in Mater. Sci.等,20以下就是Nano Energy 和Applied Catal. B了,Nano Energy 有王院士加持,有能源的熱度影響因子上漲是必然的,不過文章質量和其他幾個能源類頂級期刊仍然有差距,目前的影響因子比較復合其文章檔次,但如果JMCA有進一步縮小收刊量的想法的話, Nano Energy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現在的Nano Energy 基本大概是上夠不到AEM 下不愿屈就于JMCA的文章。Appl. Catal.B 影響因子偏高,編輯近一年來運作比較成功,自引較多,文章主要是系統性工作,從材料角度來說創新性并不符合其目前的影響因子。Carbon今年影響因子一舉破7,可喜可賀,不過似乎也并沒有什么用,如果早幾年在碳材料的黃金時期到7可能現狀要好很多。Energy Storage materials至今未被SCI收錄,確實是我見過定位高但收錄最慢的期刊了,一旦收錄影響因子應該在15左右。
6 Springer系列
Springer 主要是國內的幾個期刊,Nano research和Micro-Nano letters,Nano research 早年間曾到過8.8,后迅速降到7一下,現在正在逐步回暖,Micro-Nano Letters去年不過5,今年破7了,不過雖然破7了,但是文章質量還是低于其他7分雜志,國產期刊炒作影響因子的方式只有1個,收刊量控制到極低,這樣極好控制影響因子,這也是Letter今年影響因子暴漲的主要原因,希望現在影響因子上來了,能夠好好把文章質量提高上來,不然光有影響因子是沒什么用的,大家不認可也就成了期刊和熟人圈子自己玩的東西了。
7 Cell系列
Cell今年來持續在化學能源等領域發力,先后創辦了Chem和Joule兩大旗艦期刊,潛力巨大,影響因子過20問題不大,但是要PK Nature Chem Nature Energy等目測目標很難達到,目測前者有望超過Angwante,后者有望和AEM一較高下。我最難理解的其實是她的排版,太浪費版面了……最近聽說還在準備做材料類期刊,10分肯定是有保障的,但AM的地位是撼動不了的,可能是和Material Horizons和ACS Nano差不多(純屬瞎猜)一旦開放投稿,大家還是要抓緊機會啊。
8 陶瓷類期刊
陶瓷類期刊全都在3左右,基本符合陶瓷領域的現狀,高影響因子期刊不愿意收,因為做的人少也就引的人少,會影響IF,但找工作評職稱評獎還是要看文章,也就導致做陶瓷的基本都要做點副業,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做陶瓷的人越來越少,領域發展堪憂。我其實非常建議把陶瓷類期刊還是放到工程技術類去,不要放在材料類了,這個領域已經是在玩工程和玩技術活了。
另外材料科學今年會作為大類,之前躺在工程技術下面的材料期刊都要被擰出來了,這也導致有些材料類期刊之前憑借工程技術大類混的1區可能今年就要成為材料類的二區期刊了,按照去年的分法, ACS AMI Carbon JMCC 將會成為影響最大的幾個期刊,但去年的分法并不成熟,今年這幾個期刊究竟會是在材料大類的幾區還有待觀察。不過如果有需要1區文章的投如上期刊可能需要慎重,有變成2區的風險(不敢說太絕對,萬一打臉就不合適了)。
9 OA期刊熱門
OA期刊主要有NC,SR,Advanced Science,Science Advances, RSC Advances, ACS Omega. SR 和ACS Omega是其中兩個不要求創新性只要求科學性的期刊,基本屬于給錢就給發表的狀態,屬于其中最底層的期刊。RSC Advances是對創新性有要求的,我個人認為該期刊明年會反彈,絕不是很多人所說的圈錢期刊。剩下3個期刊屬于目前發展較好的旗艦級OA期刊,NC有Nature DNA,不過Science Advances 的出現,確實影響了NC的地位,文章質量在NC之上,Advanced Science 創刊的野心很大,要做成頂級綜合期刊,彌補Wiley沒有頂級綜合期刊的空白,不過作為AM系列期刊拜托不了成為材料類期刊的命運,最終變成了上不了AM的文章“回收站”,不過文章質量還是很有保證,有AM團隊的運作,影響因子超越NC也是妥妥的事,認可度目前還是比不了NC。如果排序的話,我心中的排名如下:Science Advances>NC>Advanced Science>RSC Advances>ACS Omega=Scientific Reports.
最后吐槽一下國內號召支持國內期刊的說法:非常好奇他們是怎么說出口讓大家支持國內期刊的,我也想支持啊,問題是我支持了你,你是不是能支持我,評職稱評獎 Science bulletin能不能抵一篇AM用?Science China 系列能不能抵一篇ACS AMI用?能不能給投國內期刊的作者一些支持的措施?你們號召支持,不缺文章的大牛們都舍不得往上面投,我們這些還需要小文章的小蝦米拿什么去支持呢?想要辦好國內期刊,自然基金委等一系列機構需要拿出有力的措施來給予一定的支持,不要老是想著利用科研民工們的一腔熱血和愛國情懷。
來源:小木蟲 作者:ywyonly
評論補充:
@superwang126
談點個人看法。很多時候,影響因子與期刊影響力、投稿難度是不成正比的。很多材料類期刊(尤其能源材料類期刊)影響因子都很高,但影響力卻不見得比綜合或化學類期刊高。
個人認為在化學材料領域,如果不考慮Nature、Science及Nature大子刊的話,目前主流期刊投稿難度和影響力排名大致如下:
第一梯隊: Sci Adv、Nat Commun.、JACS、Angew、AM、EES;第二梯隊:AEM、Nano lett、ACS Nano、ACS energy lett、Chem Sci、AFM、Mater Horizon;第三梯隊: Nano energy、Adv Sci、Small、CM;第四梯隊: JMCA、 ACS AMI、Nanoscale、OL、CC、Chem Eur J.
@NUS3333
順道查了下19年實時IF,針對期刊走勢發表一下個人意見。
Sci. Adv.是4.91,略高于NC的4.62,兩者的座次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是這點差距還不足以說明誰比誰更好。
Adv. Mater.已經達到了10.44!盡管發文量只有JACS和ACID的一半,高引用論文卻是三者中最多的,是時候給予她對等的待遇了。
Adv. Energy Mater.也達到了8.57!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經驗,WOS的檢索總會或多或少地漏掉AEM相當一部分的引用。所以下年AEM的IF超過AM是極有可能的,毫無疑問是能源領域的頂級期刊。但AEM想跟AM并排坐還早了點。AM的scope注定了其影響力遠大于AEM。另外,AM的發文量是AEM的兩倍多,這個差距就足夠AEM追趕好一陣子了。
Adv. Funct. Mater.是6.38,Mater. Horiz.是6.42,下年誰領先在于下半年誰的引用更給力。目前,Adv. Funct. Mater.的影響力高于Mater. Horiz.,依然是材料類全文最好的刊發平臺,畢竟前者刊文量是后者的10倍。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期刊的實時IF均超過了JACS(近兩年均為14),下年有機會沖擊15這個心理位點,趁早投資!
Adv. Sci. 是6.04,Small是4.45。明顯前者的前景是高于后者的。Adv. Sci.才是Adv. Funct. Mater.真正的威脅,畢竟Mater. Horiz.主要刊發Communication。另外,Small目前高于Chem. Mater.(4.2),考慮到其實際值一般高于計算值,下年跨過10這個心理位點是妥妥的。
ACS Nano是5.85。已經低于Mater. Horiz., Adv. Funct. Mater.以及Adv. Sci.,后續發展不容樂觀。但是必須強調,ACS Nano的刊文量是這四者當中最大的。大哥Nano Lett.是5.29,已經嚴重掉隊!Nanoscale Horiz.是4.06,略低于Small,這兩年是不可能威脅Mater. Horiz. 的。AMI是3.69。這個期刊刊文量與IF均逐年遞增,影響力日益擴大。但發表在上面的頂尖工作很少。2016-2017年間9000篇文章中竟然沒有一篇熱點文章!
@ddr6021023
樓主的分析很到位,寫得很好。
我是做能源化學的,也算是樓主的同行了,這里寫一點自己的看法。
由于是做能源材料這塊,那不可避免的就是涉及化學,能源,材料,納米這幾塊領域,現在對我認知的這塊領域的期款劃個等級和自己一點感想,都是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對,請大家不要噴。
刨除NS以及其大子刊不算,我認為第一等:JACS,Angew,AM,Nc,SA,chem,Acs central science這一等里面呢JACS不用說,化學類當之無愧的大哥,和影響因子無關。Angew一直都是和JACS并稱的,化學類前年老二。chem的話我的想法是和樓主差不多,出身高貴,但又是半路出家,第一個影響因子就高達14,雖然達到預期的大NC我看希望不大,但是應該是能和JACS,Angew一個梯隊,具體能不能超過Angew不好說,畢竟他走的是精兵路線,和JACS Angew的發文量相比太小了,影響因子應該會很快超過JACS。
還有就是ACS旗下的綜合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其定位很高,發文量也很少,但是我覺得現在運作的不是很理想,但如果一直按這種定位下去,在這個檔次應該也是可以站得住的。AM的話材料一哥,無可厚非,但認可度一直不如JACS和Angew,我個人認為領域都不一樣,不好一起比,當時在第一檔次肯定是沒問題的。
Nc的話,我覺得其發展應該會一直走下坡路的,雖然目前很多人都認為它和JACS水平相當,但是由于Nature energy這些新子刊不斷發布,Nc的優秀稿源會被分流,比如17年Nc上的能源類文章檔次明顯不如15年之前的,所以我覺得Nc會逐漸落后于JACS以及AM這些專業一哥,SA定位和Nc相同,但是由于Science旗下沒有其他大子刊,如果一直如此下去,可能會高于Nc。
第1.5擋 EES,JouleEES這個期刊不知道怎么說,影響因子巨高,而且難度也很大,目前是能源口除了子刊以外的一哥,但是總覺得能源,納米這類領域是不能和化學材料這種大學科相比,所以感覺到不了一檔,但是其影響因子和投稿難度又比二擋的雜志高很多,所以竊以為分一個1.5擋。Joule的話和chem類似,出身高貴,控制數量,所以影響因子肯定是有保障的,看好其后續發展。
第二檔 AEM,ACS Nano,Nano letters,AFM,ACS energy lett、Chem Sci、Mater Horizon;這一檔都話基本就是這些,AEM影響因子雖然逼近AM,但段時間上看影響力達不到AM水平,逼近能源學科和材料學科相比起涵蓋范圍還是小得多,ACS Nano和Nano letters也一樣,納米類一哥,分在二擋沒問題。Chem Sci的話化學類老三,本來想放到3擋,想想還是這吧,主要對這個期刊了解不多,做能源的基本上JACS和Angew中不了的話,一般不會考慮這個雜志。
第三檔 Nano energ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dv Sci、Small、CM;
第四檔 JMCA、 ACS AMI、Nanoscale、CC
@HULImater
多謝樓主的分析比較。不過Applied catalysis B在我們環境領域與ES&T和Water Research比好像自引不算多,不知樓主是否查過這些期刊的自引率,覺得自引率多少算合適?下面列舉一些樓主提到的期刊發表于2015-2016年文章的自引率
Wiley
AM: 3.94%
AEM: 4.72%
AFM: 3.21%
ACS
ACS Nano: 3.75
ACS Catalysis: 5.76%
ACS AMI: 7.91%
ES&T: 9.24%
ACS Sustainable: 10.09%
RSC
EES: 1.76%
CC: 5.07%
JMCA: 7.43%
Elsevier
ACB: 7.31%
Water Research: 8.24%
Carbon: 6.82%
Journal of Catalysis: 5.61%
@ywyonly
我給幾個不成熟的參考,純個人意見。按Communication寫的比較受限制,目前來看我推薦兩個開源期刊 Science Advances 和 Advanced Science.不過我個人覺得Science Advances 在NC之上,沒有投過Science Adv.不是特別清楚,可以嘗試。Advanced Science 是幾個中目前來看比較好中的,影響因子較高,看您是否能夠接受OA期刊了,Small是個好期刊,影響因子雖然沒有破10,但早晚的事,認可度也很高。
@wzz525
從影響力上和認可度上來說Small確實是好的選擇,Adv. Sci. 除了影響因子高沒有別的優勢,短時間內這個期刊還是比不上Small。但今年Adv.Sci.的投稿量已經明顯增大,是去年的2倍,但發文量沒有增加,所以難度也在增大,如果Adv.Sci.能夠堅持現在的運作,應該能夠很快被認可。如果是我在經費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我會選擇Adv.Sci.。NC也OA,但影響因子高我看大家還是很認可的。綜合來說,就是如果在你們領域發一篇Small就算很好的話,我推薦Small,如果發一篇Small只是屬于還可以的狀態,可以投資Adv.Sci.,畢竟如果Small也帶不來什么,還不如高影響因子來得實在……
鏈接:http://muchong.com/t-12451352-1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