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性涂料的配方設計過程中,溶劑的選擇會對涂料性能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溶劑在配方體系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成膜助劑、調節干速。
要了解溶劑在涂料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要分析水性漆成膜過程:
水分揮發
↓
乳液粒子相互靠近
↓
在成膜助劑的作用下融合聚結而成膜
↓
成膜助劑緩慢揮發
事實上,水性漆的成膜過程遠比上述復雜。在水分揮發過程中就有溶劑的揮發,部分低沸點溶劑會與水形成共沸物,改變整個體系的揮發速度。更有雙組份和烤漆等會在整個過程中伴隨著交聯等化學反應。
曾有人做過如下實驗:
在上述試驗中,均是兩種溶劑(低沸點+高沸點)搭配使用進行對比。不難看出,其中低沸點溶劑主要影響表干時間;而高沸點溶劑則更多的影響實干時間。
一般情況下,溶劑揮發在漆膜表干之后,這正是它所能起到成膜作用的原因。如果在表干之前就在揮發,那么它就會對整個體系的表干速度產生顯著的影響,進而明顯的影響漆膜的板面效果。
水性漆的板面效果不好——如痱子針眼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表干速度太快造成的;還有需要烘烤的情況下,瞬間進入高溫環境,漆膜表層干燥后內部水汽外溢造成針孔甚至大面積鼓泡。
例如,我在制備水性木器漆2K高光清漆的時候,同樣的外部環境下,用相同添加量DPM比DPnB有更好的板面效果。因為DPM增加了開放時間,使水分更好的揮發。
在制備水性金屬漆2K高光白漆的時候,80℃熱烘干燥,用相同添加量的不同溶劑制漆,板面情況為:BCS>DPM>DPnB>Texanol。
在制備水性金屬烤漆的時候,140℃烘烤干燥,用BCS極易產生爆泡、針眼等,則需要提高溶劑的沸點,使用更高沸點的溶劑搭配效果更好。
另外,溶劑還會影響水性漆的流變狀態,不同溶劑的添加會使漆液有不同的粘度以及觸變性等特點。
有些溶劑還可能會使漆液更易穩泡。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配方工作者在設計配方時應該注意和權衡的。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