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山雨欲來,最近,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專門針對高校崗位動態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出臺,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本月9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透露該省人社廳已于上月出臺《關于在全省高校建立崗位動態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將在該省高校建立崗位動態管理機制,開啟一場改革大幕。
據悉,這是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的專門針對高校崗位動態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那么什么是“動態管理”?簡而言之,其重核心思路就是打破崗位聘用“終身制”,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消除原來可能存在的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消極懶散與缺乏公平公正的狀況,讓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效率與質量提上去。
這份《指導意見》自然不是發給大家看看的,相關部門為之開出了落實時間表: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省高校全面建立“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崗位動態管理機制。
所謂“崗位能上能下”就是高校對聘期考核優秀、合格的工作人員做出晉級、續聘的決定;對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員,做出低聘、轉崗或解聘的決定;
所謂“人員能進能出”就是高校對工作表現不好、業績比較差的工作人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做出不予續聘或解聘的決定;
所謂“待遇能高能低”就是高校應做到“按崗聘用、以崗定酬”,根據每個工作人員的崗位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兌現相應的工資待遇。
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指導意見》推行了一個準聘長聘制改革辦法,對教授以下的提出“非升即走”,在教授崗位的又將探索長聘制。
雖然類似制度在一些985高校中已經有所實施,但多數省屬高校還沒有采納執行。隨著這份《指導意見》的出臺,“非升即走”也將會成為該省省屬高校的管理新常態。
這一意見出臺之前,江西高校已有試點單位做出了成功嘗試。據悉,試點高校贛南師范大學曾率先在全省高校中開展崗位動態管理。在該校2016年實施的第三輪崗位聘用中,有168人因聘期考核不合格被低聘,占到學校教師總數的14.6%。
江西作為第一家從全省層面上推動這一工作的省份,可謂打了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頭陣。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江西之后,其它省份將也會陸續落地實施類似規定。
相信這種“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能夠推動教師間的良性競爭和有序流動,為優秀人才打開職業晉升空間,激發高校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雙一流”建設注入動力和活力。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