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滲氮處理
滲氮處理是使處理品在氮化氣體或鹽浴環境中保持一定時間,使氮滲入處理品表面的處理方法。與滲碳處理不同,滲氮處理后,一般不進行淬火處理。滲氮鋼的硬化層是鋼中元素的氮化物析出形成的。最表層是硬度達到1000HV以上的氮化合物層,化合物層的下面是氮擴散層。
滲氮處理與軟氮化不同,滲氮處理中氮從表面滲入,因此也叫做純氮化。軟氮化是碳和氮同時滲入鋼中的處理方法。此外,還有碳和氮同時滲入鋼中的碳氮共滲方法,但軟氮化的處理溫度低(500-600℃),不發生組織轉變。碳氮共滲是在常規滲碳處理后,進行高溫(約850℃)處理,然后進行淬火,所以發生組織轉變(馬氏體轉變)。軟氮化的優點是處理品變形小,缺點是硬化層深度小。碳氮共滲的優缺點與軟氮化相反。
與滲碳品相比滲氮品的表面硬度更高、耐磨性和抗熱黏結性更好。但是滲氮處理的硬化層深度小,要獲得較深的硬化層需要長時間處理,不夠經濟。因此,對要求高強度的部件,滲氮處理的應用受到局限。
2滲氮處理技術開發
滲氮處理產生的最表層的氮化合物層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比較脆弱,是發生剝離、導致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此,進行了不生成氮化合物層處理方法的研發。此外,還推進了利用高電壓使氮化氣體離子化,進行快速處理的等離子氮化、高溫氮化技術的開發。
日本標準中用于滲氮處理的標準鋼種大部分是機械結構碳素鋼標準(JIS G 4051)、保證淬透性結構鋼(H鋼)標準(JIS G 4052)和機械結構合金鋼標準(JIS G 4053)中的鋼種。主要有SC、SCr、SCM、SACM等牌號。這些鋼的C含量約為0.40%。SACM465已經作為滲氮鋼納入JIS標準,鋼中提高了Cr、Al含量以通過氮化獲得高硬度。
滲氮處理是無組織轉變的處理,處理品在500-600℃的滲氮溫度下保持時間過長,內部會發生軟化。因此,要對內部要求硬度和加工性進行綜合考慮,選擇適宜的滲氮鋼鋼種和滲氮處理條件。滲氮處理是無組織轉變的處理方法,其優點是熱處理變形小。另一方面,滲氮處理的硬化層深度小,強度不如滲碳品高。所以對開發出高強度、低變形滲氮鋼的要求很迫切。為此開發出添加Cr、Al、V等提高氮化硬度元素的高強度滲氮鋼,并實現了實用化。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