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及時宣傳各大高校取得的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校在科研領域做出的創新貢獻及肯定,多年來教育部都一直在推進高等院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活動。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高校10大科技進展的項目評審結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0所高校入選。
由于是教育部官方評審的項目,同時每年僅有10項,能夠入選的高校全部是各個領域具有突出研究成果的大學。也正是因為數量稀少,連清北這樣的高校都不能保證年年入選。高校10大科技進展自1998年評選以來,如今已經經過了21年,在這210個項目之中,總共有59所高校有幸獲此殊榮。
現將2018年度入選項目名單(附后)予以公布。入選項目名單按申報學校拼音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和雙一流學科評選環節比較相像,本次科技進展項目也是經過地方及高校的初步篩選、部門審查、學部初評及專家評估四個環節,才最終產生上圖的10個名單。
從表中可以看到,成果產出最多的還是工科高校,其次是醫學、理科及農學;四大工院本次也就華科和東南有成果入選,而醫學類也只有北京協和及中山,日常呼聲較高的川大華西、復旦上醫、中南湘雅等都沒有入選,但從這方面也不難看出,醫學院對一所高校綜合實力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眾多985合并醫學高校來強化實力已是不爭的事實,醫學院也是極易出成果的院系。

其中,世界首例無金屬鈣鈦礦鐵電體項目成果曾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新華社此前報道介紹,東南大學熊仁根、游雨蒙等人成功制備出全有機鈣鈦礦型鐵電體。
由于全有機鈣鈦礦材料具有多變的結構和組分,鐵電性質獨特,這類材料在數據存儲、邏輯運算、光量子通信、光學雷達、能源轉換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成果被《科學》發表,不但將10余年前的預言變為現實,為鈣鈦礦這一重要的材料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同時也為鐵電材料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熊仁根在上述報道中表示。
不管怎么說,高校作為科研的一線場所,是國家科研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每年大規模投入經費無非也是希望有更多成果高效轉化到生產生活領域,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