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相信很多科研新丁們把手中咖啡一飲而盡,努力搓一搓快熬成國寶的眼睛時,就已經決定好要與文獻魚死網破,決戰到天明了。想著可能明天早晨的一通責備“找個文獻還找不到”,就又不禁要高唱一曲:
“怎么查文獻啊?文獻你要讓我拿你如何適從?”
“如何找到相關度高的文獻啊?”
“大佬們,帶帶萌新看文獻吧!”
……這可能是每個科研新丁們剛入實驗室,領到自己BOSS分配“圣旨”(課題)后的日常節(ai)奏(hao)。但不管各位如何悲痛,眼前的Web of science頁面中永遠都是密密麻麻的幾十頁,雖然這不意味著相似研究的工作有很多,但你確實需要找啊找,才可能找到為數不多的那么一篇,兩篇…如同大浪淘金一般,然后等到畢業可能也沒完全淘到。

事實上,你所查閱大部分其實都不重要,可以視而不見,畢竟這大部分文章對你研究根本就沒什么大用,可是初來乍到,哪有這樣的火眼金睛,可以快速辨識呢?所以就成了書山有路勤為徑,要得文獻還得淘,于是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你就走上了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路。
至于怎么走,還得看看你手里早早就淘出來的那粒金子,其實新丁們在剛開始查文獻的時候,往往手里會有一篇非常合適的文獻,它相關性高,而且文章質量高,可以為開展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但這時候新丁們總是喜歡把這篇收藏起來,等全部找完,再讀。可這一收藏等到下次讀就是猴年馬月了。

那么該如何做呢?
一、閱讀文獻A的參考文獻
(為便于描述,我們把這篇手頭的“金子”文章稱為文獻A。)如果這篇文獻與你研究的課題高度相關,那你想想,他引用的文獻能和你的工作差很遠么?打個比方,都是學長捏泥人的,難道他還能從做饅頭那邊轉行過來?

華威大學沃里克商學院對外事務首席負責人James Hayton對這點認識就很實在,他指出“ They have already read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re telling you where to look.”(譯:他們已經閱讀了相關文獻,并告訴你在哪里看。)所以這時候,你就別傻傻在那扒拉檢索引擎了,過來人早就給你指路了。
二、查看文獻A作者信息
了解一下文獻A作者還發表過哪些相關文獻?還是那捏泥人說是,一般這種人都是捏個系列的,不可能捏一個就轉行了,所以他們很可能會發過一系列的這種文章。所以,搜他們,上官網,瞅Linked in(領英),瞄描述,這些大牛的個人資料肯定到處都有,看看他們現在到底還“捏泥人”么?

諸如聞名世界的美國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Geogre M. Whitesides(H因子在世的人中排名第一)的個人資料可是相當的豐富,不止在核磁,有機金屬化學、光刻、自組裝,特別是現在的智能可穿戴柔性材料方面都有頗多建樹。一旦發現這位大牛文章和你的研究相關時,可別被他的研究給迷花眼了。這種信息檢索不但能找到其他相關度非常高文章,而且也還能了解誰正在研究相似相近的課題。
三、查閱誰還引用了文獻A
在絕大多數學術檢索引擎以及期刊下方或右側頁面都會找到這篇文章里“citing articles”(被引用)的信息,可想而知其他與你展開類似研究的人正在引用與你發現的這篇相同的文獻,所以這可能是當你利用搜索引擎尋找無果,只能靠咖啡續命時的一種良好續命知道。當然通過這篇文章的引用量來看,你也可發現這篇文章在這個領域影響力。

通過上述方法,相信你可以趕緊把文中講的那個糟心的場景迅速改寫,于是這樣,一個下午,陽光滿滿,你正悠閑著喝著下午茶,別人在焦急搜索文獻,感嘆文獻太多不好找到相關的,而你卻早把相關文獻找好,認真閱讀一番。等待與自己BOSS展開一番激情飛揚的有效討論。
當然如果你每隔一段時間去重復一下上述的步驟,你也可以迅速跟進研究進度,發現最近還有誰在做,以確保你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創新性,當然這不并能替代關鍵詞查詢,也不能代表科研是完全不需要花費時間,但它無疑是種非常快速有效的補充方法。科研新丁們這次學到了么?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