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Science》雜志在線以全文Article的形式發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熱電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low-cost SnS0.91Se0.09 crystals》,發現并利用硫化錫(SnS)的多個能帶隨著溫度的演變規律,通過引入Se優化調控了有效質量和遷移率的矛盾,在儲量豐富、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SnS晶體材料中實現了高的熱電性能(Science 365 (2019) 1418-1424.)。

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這已經不是趙立東教授團隊
第一次在Science上發表相關成果
甚至也不是第二次了!
速速往下看
2015年11月26日,《Science》在線發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等學者在硒化錫熱電材料上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應用硒化錫獨有的特殊電子能帶結構和多谷效應,可以將其在300-773K寬溫區范圍內的熱電性能大幅提高。論文名稱為《Ultra-high power factor an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hole doped single crystal SnSe》,趙立東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北航為第一完成單位)。

2018年5月18日,《Science》雜志再次發表了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熱電材料研究上的更新進展:《3D charge and 2D phonon transports leading to high out-of-plane ZT in n-type SnSe crystals》。利用硒化錫(SnSe)的層間最低熱傳導特性(二維聲子傳輸),通過電子摻雜促進離域電子雜化,實現了電子在n型SnSe層間的隧穿(三維電荷傳輸),趙立東為導師和通訊作者(北航為第一完成單位)。

3篇《Science》,朋友們!
北航這位青年學者
到底有多厲害
趙立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9年生于哈爾濱。2001和2005年先后獲得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博士學位。2009-2014年先后在巴黎十一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職北航卓越百人計劃。2016年獲北京市師德模范稱號。2017年獲國際熱電學會青年科學家獎。2018年獲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支持。
為本科生《新能源材料》、博碩士研究生《現代材料檢測方法》和留學生《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for Power Generation》教授新能源材料相關的授課。主要研究興趣為熱電能源轉換材料,發現了多種具有層狀結構的高效熱電材料(BiCuSeO, SnSe, SnS等),利用層狀各向異性協同調控復雜耦合的熱電參數。已在Science、Nature、Chem. Rev.、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70余篇,被引用 12000余次。授權美國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
論文原文鏈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60/1418
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網站鏈接: http://shi.buaa.edu.cn/zhaolidong/zh_CN/index.htm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立東課題組, 《Scienece》, 熱電材料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