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并通過總體集成單位驗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米級載人艙,建成驗收后,潛水器將進入全面總裝階段。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制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并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 雷家峰:我們知道在一萬多米的這個載人潛器的球殼上,在世界范圍內,在我們國家立項的時候沒有這樣一個材料方案。我們經過了三年多的建造的工作,才完成了今天的這個任務。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建造師 劉帥:載人艙安裝到位之后,我們這個后面的工作主要分兩條線在開展,一個是艙內設備的一個安裝,第二個是艙外,圍繞載人艙、球殼進行這個首部浮力塊,以及首部的這個燈光、視頻還有攝錄這些設備的安裝和集成。
載人潛水器球殼可搭乘三人下潛,有三個觀察窗,正前方為主駕駛窗,兩側窗為乘客使用。人員從頂部進入后,關閉艙口蓋,球殼就成了完全密閉的環境。球殼既是潛水器的“駕駛室”,也是乘客唯一的活動空間。
三個成年人乘坐這個直徑不到2米的球殼還是非常擁擠的,只能采用半跪半坐的姿勢,也不能同時站立。據了解,潛水器往返萬米深海并進行海底作業,預計需要10余小時,潛航員和乘客要面臨在長期封閉空間中對身體的考驗,以及在幽閉隔絕環境中對心理的考驗。
載人球殼使用的鈦合金材料之前一直被廣泛適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科研人員發現,鈦合金用于深海裝備更為理想,擁有諸多優越性和獨特性。
首先,鈦具有強大的防腐功能,幾乎不腐蝕的特性大大提高了鈦合金載人球艙的耐用性。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 雷家峰:鈦合金材料又稱為海洋金屬,最主要是耐海水腐蝕,在海水里放下去就沒有腐蝕跡象。
央視記者 楊理天:我面前的這兩個金屬塊,是載人球殼在焊接前練手用的試板。無論是材料和厚度都和球殼一樣,可以直觀地感受一下有多厚。還有個東西必須展示一下,就是我手里這片金屬,它其實是我從地上撿的,是載人球殼焊接融化之后形成的飛濺,是個小廢片。這么薄的金屬,按理說應該很脆,但是我來掰一掰,看看,根本就掰不斷,非常有韌性!這一厚一薄,可見載人球殼材料的厲害。
另外,要克服深海壓強,鈦合金不僅強度高而且具有彈性,可以在下潛和上浮的過程中,保持硬度不變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