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科基金申請書撰寫進階指南
2020-02-24 14:11:27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社科學術圈
分享至: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請書課題論證有一段話:“1.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2.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點難點、主要觀點(也稱基本觀點)及創新之處。3.前期相關研究成果和主要參考文獻。”論證大體上包含11個方面的內容: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述評是衡量申請者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申請者不能把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怎么能談得上超越呢?因此,對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述評要詳實、全面、充分,并作適當的歸類,同時提出作者本人研究的獨特視角或選題的價值所在。編寫這個述評,目的是想了解你的選題研究在這個研究領域里的地位。要從研究現狀中找出不足,找到問題,最后落在問題上,或補充或糾正前人的結論,或形成對立的觀點,或找出困惑。論述時要把自己的觀點推向,找出與前人不同的觀點。在資料分析上,要找同類研究中的優秀論著(專著、論文),要找前沿的理論研究或實踐,分析資料時要注意:真實性,資料要準確,盡可能找到一手的資料;全面性,不能僅憑一兩篇文章就下結論;針對性,不要把與本題不相關的資料也羅列出來;實效性,要以當前近期時間的資料為準,不要用過時的資料,要找到最新的觀點。對研究成果的表述要準確,重要人物與代表作,一定要點出來。千萬不要去貶低前人或別人的東西,如填補空白之類,也不要對別人的成果評價過低,如這方面不好,那方面不足,過于吹噓自己。為了寫好研究述評,最好的辦法是上網檢索中國期刊網,查閱所有能看到的論文,還要在圖書館或其他途徑找同類的專著來看,這樣寫出的述評就比較好。(2)不是述評前人的研究狀況,而是介紹有關名詞概念,恰恰這是同行專家所熟知的;(3)述評前人研究狀況時過于籠統,沒有實質性研究,或僅羅列了某些書,沒有闡述其觀點與申請者本人的觀點有何不同,從而體現其研究的重要性;(4)不是述評國內外研究現狀,而是以自己的觀點替代之。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較好的做法是對國內外同領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對其觀點都有述評。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實際上考量這個選題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也就是理論意義或實踐意義,要具體,不要泛泛而談。如對和諧社會的研究,最好側重于具體問題來談。預期價值體現在理論創新或實際價值之上。一般來說,聯系實際就有價值。切忌大而空的毛病。建議:問題最好是從自身出發,即問題說明是來自實際工作當中,是自己的困惑,也是社會上目前沒有解決好的問題。要用數字說話,可以是自己前期的調查數據,也可以借用別人的。(1)對課題意義強調過分、過高。據一些統計資料顯示,一般沒選中的項目中,有1/5的都強調諸如填補空白、在國內獨創等;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較好的做法是對意義有具體說明,如在理論上有什么突破?或在實踐上究竟有什么意義?或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促進?等。主要內容就是研究框架,像一本書一樣,主要章節是什么,但不能列得太細。第一步先把概念交代清楚,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要具體確切。研究內容觀點新穎,有創新性,且注意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或分為幾大部分,或分為幾大主題進行論述,最好不要搞成一本書的框架。關鍵在于通過主要內容體現申請者的主要觀點。有的同志在寫研究內容時,附了一個詳細提綱,這也可以,但一定要避免寫成教科書的提綱。要把申請者的創新點寫出來,如用黑體字區別開來,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把閃光的文字突出出來。(1)主要觀點不能缺位,不能以研究思路和方法代替觀點;(2)主要觀點要鮮明,不能一般論述,要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3)研究內容不能過于龐大,不能淹沒主要觀點,根本無法表達。總之,最重要的是從哪個角度切入,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申請者自己的觀點。如自己有前期研究,最好能從主要內容和觀點上挑出來寫進課題論證中去。4.課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與手段(回答如何完成這個課題)研究思路就是回答這個課題用什么理論方法手段去研究。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標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若干重大問題研究”(批準號07&ZD001)的研究思路是:“課題堅持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原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綜合性的、多學科的研究,力求在吸收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拓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視野和深度,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規律的認識。”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運用正確的研究方法的結果。沒有研究方法就沒有社會科學。(1)用什么理論來指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層面,其它研究方法可以是第二個層面?,F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也是研究一種方法論。涉及西方的理論時要注意,行文時要盡量避免出現引起歧義或誤解。(2)用什么具體方法來開展研究。具體的科學研究方法及技術包括兩個部份,一是可以獨立應用于科研的那些具體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歷史法、文獻法、實驗法等。二是為這些方法服務的輔助性的具體方法,即研究的技術,如統計法、測量法、圖示法、列表法等。(5)有條件的話,可以劃一個研究方法圖。具體來說,在這一部分主要寫明進行這一課題研究所選用的方法。包括:
- 研究對象(即樣本)的取樣方法、數量(即容量)、條件(即研究前所具備的水平)。要求取樣方法科學,樣本容量合適且具有代表性。
- 明確操作定義。即對課題研究中所涉及的相關概念給出明確的定義或解釋,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 對研究的變量給出明確、具體的測量方法和統計檢驗方法。
重點和難點是有一定區別的,但是又有聯系,有的重點也是難點。有時不能截然分開。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標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若干重大問題研究”(批準號07&ZD001)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這個課題要回答的重大問題是,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理論才能繼續發展中國,顯然這個理論要具有時代的、民族的、實踐的和開放的特色。所謂時代的,是指和平與發展這個大的時代主題未改變,但制約時代主題的許多因素發生了變化的特點,這樣才會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創新理論的產生;所謂民族的,是指這一理論要與中國的政治、經濟相適應,并與中國文化傳統里的精華結合起來進行創新;所謂實踐的,是指這一理論要符合當代中國的國情和實際,要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謂開放的,是指這一理論要不斷地豐富發展,創新是無止境的,要不斷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來指導實踐。那么圍繞這個重大問題分解出來的問題就是課題研究的重點。那么難點又是什么?第一個難點問題是,如何進一步研究和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堅持和發展的辯證關系。第二個難點問題是,如何進一步研究和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的辯證關系。第三個難點問題是,如何進一步研究和闡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地位以及這三大理論之間的相互關系。第四個難點問題是,如何進一步研究和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要著力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那些基本范疇?這些基本范疇相互聯系又構成了哪些基本原理?這些基本原理又怎樣構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理論體系?要著力研究如何從理論精髓、重要基石、主要內容和基本范疇4個層次,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平發展、黨的建設6個側面,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四項基本原則與改革開放”等10對范疇,完整和深入地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主要觀點(或叫基本觀點)就是你選擇這個課題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列出幾個重要結論性的觀點。基本觀點要說明你的基本假設是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想驗證的觀點是什么?不要認為沒有開始研究就不能提觀點,探索性觀點還是要的。這方面的論證,往往有人只提出研究設想,沒有提出研究觀點,因而看不到課題設計者預期的基本觀點是什么。創新之處:回答這些觀點是在哪些地方創新?從理論上、實踐上或方法上列出來就行了。列出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的前期研究成果,包括未出版的成果和資料。參照表格,逐一填寫各項內容,資料要準確,盡量用第一手資料。包括課題的組織管理、課題負責人和主要成員研究能力介紹、完成課題的時間、獲獎、資料、設備、研究手段等從事本課題研究的負責人和有關研究人員,從年齡、學歷、職稱、實踐經驗等分析,使評委看到這個團隊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強,能勝任這一課題研究工作。國家和省級課題的經費預算就按表格中要求來填報好了,一般不難填。最難的是社會委托課題和國際課題的預算。(1)技術性問題要注意。課題設計不能違規,論證時不能有意無意透露出申報人單位、姓名。此外,參考文獻要寫清楚,以免因此而失去參評機會。(2)論證一定要有說服力。重點說明前期的研究、文獻資料的積累、對學科領域有關研究了解的深度。論證要切題,避免言不及義。(3)課題申報人要特別注意學風、文風。不要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強調自己的創新特點,而過多的否定和貶低前人的研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