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擋不住,目測今年基金申請會再創(chuàng)新高!
2020-04-30 10:58:08
作者:李士成 來源:科學網
分享至:
2020國家基金申請量擬創(chuàng)新高,要總結啦
作者 | 李士成
截至4月20日下午,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期項目申請受理工作已基本截止。據科研處老師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還有華中師范大學,申請量都創(chuàng)歷史新高。還有,我能申請基金的朋友都在積極申請,甚至包括2位沒有博士學位、已經工作的同學也在申請青年基金。此外,綜合從相關微信推文看到其他單位的基金申請信息,我個人推斷2020全國基金申請量很有可能再創(chuàng)新高!看來新的高級職稱限項政策,以及疫情的影響,不但沒有降低大家基金申請的狂熱,反而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宅在家里寫更多、更好的申請書。申請量越來越多,競爭自然越來越激烈。本子交了之后的總結工作必須跟上,為來年的申請做準備。因為,和網上各種經驗分享相比,自己親身經歷之后得到的經驗對自己是最有指導意義的。我今年也是基金申請大軍中的一員。我個人經驗,有以下三點和大家分享。基金本子最本質、最重要的就是創(chuàng)新性。日常,大家都是忙忙碌碌,但是否做到勤于思考卻不得而知了。只要沒有脫離科研一線,平時多看文獻,及時跟進當前研究進展,勤于思考,善于琢磨,相信選題會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總之,千萬不要讓忙碌湮沒了思考!連續(xù)幾年撰寫基金本子,我越來越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能否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拔高,邏輯上是否環(huán)環(huán)相扣,什么內容該寫進本子,什么內容不能寫……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恰到好處,真心考驗寫作功力。比如,這兩年開始試點的分類評審,我想不僅僅是在系統里選擇一個分類,陳述理由。我們在自己基金正文的寫作中也得有所側重,才能讓評審人進一步認可我們選擇的分類。找導師、前輩、同行幫忙斟酌選題、內容;找寫作高手、邏輯達人,幫忙把關語言表達、邏輯;找研究生幫忙進行形式審查、錯別字、格式等。行百里者半九十,別人幫忙潤色提升肯定是可以給本子加分的。這一點對于基金新手而言,尤為重要。此外,基金寫作期間估計看了很多文獻,和部分同行進行了學術交流、請教,甚至開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要知道,很多人在平時是很難拿出這么整塊的時間看文獻的。所以對這些文獻、討論以及研究工作及時進行總結、深化,或許可以撰寫一篇綜述論文,這都是收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