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新研究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數百學者強烈要求撤稿
    2020-11-24 14:07:17 作者:馮維維 來源:科學網 分享至:

    最近,《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女導師可能會損害女學生和早期職業科研工作者的職業生涯,并建議鼓勵男導師指導女學生。


    據Science網站11月20日報道,很快,該研究引發眾多科學家“圍攻”。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稱其性別歧視,強烈要求撤稿。一位生物工程師表示,這項研究是對流行開放獲取文章的“打擊”,并表示將不再為該刊評審論文。


    對此,《自然—通訊》編輯團隊作出回應:他們正在審查這項研究。論文作者則表示,“自由探索和辯論是科學的動力,歡迎《自然—通訊》主編發起的審查”。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300萬對師生抽調結論:女學生更受益于男性導師


    在11月17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中,美國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計算機科學系的Bedoor AlShebli和兩位同事利用100多年來發表的2億多篇科學論文數據集,確定了300萬對導師和學生。


    隨后,他們根據這些學生成為“資深科學家”的最初7年里所寫論文的引用情況,追蹤了其職業成就。


    研究發現,當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與那些“大腕”研究人員共同撰寫論文時,其文章的被引用率往往高于平均水平。


    更具爭議性的是,他們認為,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擁有的女導師越多,他們在成為資深科學家后發表的論文影響力就越低。通過引用率來衡量導師關系對女學員的影響尤其明顯。


    研究人員還指出,擁有女導師的女學生“被指導的論文被引次數平均降低了18%”。


    “我們與性別相關的發現表明,目前促進女性—女性導師關系的多元化政策,盡管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阻礙留在學術界的女性的職業生涯。”AlShebli等在論文的討論部分總結道:“事實上,就女科學家在導師生涯結束后發表論文的潛力和影響而言,她們可能會受益于異性導師。”


    3人在論文中還表示,這些發現為如何更好地提高女性在科學中的地位的政策辯論增添了新的視角。


    數百研究者強烈要求撤稿


    很快,AlShebli等人的這一結論,以及得出這一結論的方法遭到了強烈批評。


    “這些結論……是建立在有缺陷的假設和分析基礎上的。”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Leslie Vosshall在給《自然—通訊》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這項研究放大了這樣的信息‘避開女性導師,否則你的職業生涯將痛苦不堪’,這讓我深感沮喪。”


    批評者認為,這項研究就是為了尋找系統性性別歧視的證據。通過鼓勵女性研究人員避免與其他女性一起工作,提出了一個更具性別歧視的解決方案。


    “謝謝你!《自然—通訊》提醒我們性別歧視(或者我們應該稱它為性別歧視嗎?)仍然充斥著學術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Oana Carja寫道。


    許多研究人員在社交媒體上聲稱,這一數據集被誤用了。他們批評的核心有三點:


    一是作者對于師生關系的定位,如根據共同作者的身份將導師和學生配對。而這可能會發生在兩名研究者根本沒有互動的情況下;


    二是將第一篇論文發表后的前7年定義為“初級”,接下來的7年定義為“資深”。這種區分過于武斷;


    三是將文章引用量作為衡量研究者成功的唯一標準,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波士頓大學珊瑚生物學家Sarah Davies和合作者在谷歌電子表格中收集了超過1000個證據來回應這篇論文。


    她指出,眾所周知,引文引用率偏向于男性。最近的研究表明,男性自引用次數比女性多,而且當學者們認為論文作者是男性時,會認為論文質量更高。研究人員也更傾向于引用那些容易想到的論文和作者,而不管其質量如何。


    她說,這為隱性性別偏見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期刊編輯:將在調查后作出回應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1月19日,作為回應,《自然—通訊》編輯在該論文網頁上發布的一份“編輯提示”稱:“請讀者注意,編輯正在考慮這篇文章所受到的批評。這些批評針對的是作者對其數據的解讀,即性別在年輕和資深研究者師生關系的成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削弱了女性導師對學生的作用。”


    該期刊編輯稱,正在調查文章所引發的擔憂,并將在問題解決之后作出編輯回應。


    該論文作者并未回應《撤稿觀察》網站的采訪,但在寫給《科學》雜志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


    在論文中,我們強調了提高女性在科學領域的地位取決于至少實現兩個目標:在科學事業中留住女性——正如我們在論文中明確提到的,女導師不可缺少;以及最大化女性在科學界的長期影響。


    正如我們得出的結論:“科學中性別平等的目標,無論目標是什么,都不能也不應該僅僅由資深女科學家來承擔,而是應該由整個科學界來接受。”“我們相信,自由探索和辯論是科學的動力,我們歡迎《自然—通訊》主編發起的審查,我們認為這將導致對這項工作及其復雜含義的徹底和嚴格的討論。”


    對這篇文章持批評聲音的人認為,根據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指南,如果數據不可靠,或有不當行為,或者最重要的是,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被冒犯,文章應該被撤回。


    但在撤稿觀察網站,也有人評論稱,在這個“撤稿文化”時代,希望人們能以同樣的熱情質疑女領導/導師的好處。


    “如果論文有問題,就應該改正/撤回。這是科學,而不是大眾媒體。更糟糕的是一些學者把自己的身份裹在泡沫里,不敢走進滿是問題的科學現實的屋子。”


    參考資料: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723-8


    2.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1/after-scalding-critiques-study-gender-and-mentorship-journal-says-it-reviewing-work


    3.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0/11/19/nature-communications-looking-into-paper-on-mentorship-after-strong-negative-reaction/


    4.https://mp.weixin.qq.com/s/m7XESQAdFOBX2v8YgTT5qA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 | 色色资源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