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蝕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被視為“終極毀滅者”。它擊落飛機,折斷橋梁,撞毀汽車,沉沒艦船,毀壞房屋,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和財產。美國每年為銹蝕付出4 000億美元的代價,遠超其他自然災害的總和。
——《銹蝕:人類最漫長的戰爭》 喬納森·瓦爾德曼
1、自由女神像除銹戰
這是自由女神,是美國的象征,紐約的標志性建筑。他的設計者是法國著名雕塑家弗里德利·巴特勒迪,是代表羅馬自由女神的新古典雕塑。1886年,法國人民為了慶祝美國獨立,將這座雕像作為禮物,送到紐約港來組裝。它是美國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象征,也是法國和美國人民友誼的象征。但是大家仔細看,會發現自由女神的主色調是綠色的,像穿了一層綠色的紗衣。但實際上,自由女神的原色不是這樣的。
1980年,有兩個抗議者攀爬到自由女神身上去掛抗議橫幅。在處理這起騷亂的過程中,人們意外地發現了自由女神身上竟然出現了許多孔洞。一開始,人們都以為是這兩名攀爬者為了攀爬上去而打的洞,但是后來發現,這是因為雕像的外殼在生銹,那些洞是女神身上的柳釘脫落造成的。
原來自由女神是由兩部分構成的,雕像和基座,總高度為93米,其中雕像高46米。整座雕像用120噸鋼鐵作為骨架,80噸銅片作為外皮,然后再用30萬只柳釘將銅片固定在骨架上。1885年,自由女神像從法國剛運來美國的時候,原本是一種有光澤的銅色。后來,表層的銅皮和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慢慢變成一種沉悶的棕色、最后形成了現在的這種藍綠色。
由于1980年的這起攀爬騷亂,自由女神生銹這個話題第一次如此有存在感地浮現在世人面前。可以說,如果放任不管,那么用不了多久,這具象征著美國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雕像就會因為銹蝕而徹底坍塌,成為一堆廢銅爛鐵,最后化為齏粉。
接下來,美國、法國的工程師團隊,在自由女神的內腔和外殼之間游走,穿過一陣陣鐵銹、銅綠和煤焦油的氣味,伴隨著社會眾籌修復自由女神錢款的運動,美國終于在1986年完成了修復,暫時控制住了雕像的銹蝕。據了解,在多風多雨、高濕高鹽的大西洋海岸,圍繞這項90多米高的大型金屬工程,修復工作持續了三年,雇傭了超過300名工作人員。到1986年7月4日,來自兩萬多所學校的學生為修復自由女神像籌集到超過500萬美元。最終,這場籌款活動籌得驚人的2.77億美元。
但是,這也只是控制而已。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自由女神仍然是銅綠色的,此前美國倒是有人提出過要恢復自由女神原來的樣子,但是后來有人反對,認為自由女神應該讓她隨著時間的流逝,記錄時間的樣子,保持自然老去的樣貌。所以,現在我們就看到了一具穿著綠色衣裳的女神雕像。
銹蝕是地球上最不得了的化學反應,地球上的絕大多數金屬,都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銹蝕了。遺憾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們并沒有對銹蝕引起重視。早期設計的飛機、汽車、橋梁等,對防腐考慮不足。老舊小區中還可見到的鐵質水管,斑斑銹跡分外扎眼。如果說銹蝕是工業文明的宿命,那么人類也并沒有坐以待斃,抗銹大戰早已打響。
2、又一起慘烈事故!螺旋槳銹蝕斷裂將機身砍成3段,16人當場去世
2019年12月6日凌晨,駐日美軍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大隊的1架KC-130加油機和1架雙座型F/A-18D“大黃蜂”戰斗機,在日本近海發生嚴重的撞機事故。機禍現場極為慘烈,兩架飛機當場陣亡。
咱先說說當事機KC130,在撞機事故發生第二天,美軍就公布了一份去年的事故報告。
3、海洋橋梁銹蝕
“咸”
“干濕交替”
1995年海印橋發生拉索斷裂
2001年南門大橋發生吊桿斷裂
2011年孔雀河大橋發生吊桿斷裂
2018年8月14日意大利莫蘭迪大橋拉索斷裂
2019年10月1日臺灣南方澳大橋發生吊桿斷裂
4、實例分析:臺灣南方澳大橋垮塌原因分析
2019年10月1日,我國臺灣宜蘭縣的南方澳大橋發生垮塌,吊桿斷裂,橋面、主拱塌陷掉落橋下。事件最終導致橋下6名被壓船員死亡,9名船員、1名油罐車司機、3名救援人員共13人受傷。
完整內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