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海一號”大氣田的心臟,“深海一號”能源站有一項創新格外引人注目,就是這個龐然大物可以在海上一次性工作30年,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海上航行的普通船舶通常2至3年就要進行一次塢修檢驗,而“深海一號”能源站的設計標準是“30年不回塢”,意味著這座海上巨無霸要與高溫、高濕、高鹽霧、超強臺風等惡劣環境不間斷戰斗30年!
“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高質量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能源站搭載近200套關鍵油氣處理設備,同時在全球首創半潛平臺立柱儲油,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實現了凝析油生產、存儲和外輸一體化功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技術優勢。
要實現這一目標,選材和結構設計至關重要,選材上大規模采用的超高強鋼,比常用高強鋼強度提高20%,“六橫四縱”的主體框架如同強有力的脊梁撐起了全球最大的半潛平臺桁架式組塊。
“‘深海一號’能源站尺寸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相當于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于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于3艘中型航母。其船體工程焊縫總長度高達60萬米,可以環繞北京六環3圈;使用電纜長度超800公里,可以環繞海南島一周。”據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該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10多項行業難題,是中國海洋工程建造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上部組塊和船體之間,采用特殊的導向裝置確保連接精度,連接后每個支撐結構都可連續使用百年。
浮箱與立柱的連接處使用的“最強鐵三角”結構,如同“十指緊扣”般把它們交叉鎖在一起,設計壽命達百年。
除此之外,能源站還有著自己的防腐秘籍。
壓載艙室的內壁上涂覆的特殊防腐涂層,和遍布在海水浸泡區的鋁基犧牲陽極,共同保障了船體經過30年都不會腐蝕損壞。
“深海一號”能源站對涂裝質量和精度控制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組塊和船體連接點間距不得超過6毫米。通過成功實施合龍工程,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深水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難關,全面掌握了中心管匯等10余種水下關鍵裝備的自主制造技術,超大型深水裝備工程總包能力顯著提升。同時,該項目還引進了人員定位系統,無死角開展安全網格化管理,克服受限空間作業多、交叉作業多等難題,取得了1700萬工時無事故的驕人成績。業多、交叉作業多等難題,取得了1700萬工時無事故的驕人成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826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