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一篇能登上SCI期刊的論文呢?39條寫作策略奉上。
封頁和投稿信
01 準備完美的封頁和摘要
封頁應該包含投稿作者的完整聯系信息:通訊地址、電話號碼、傳真號碼和電子郵件。 如果你搬遷了,要把你的新地址交給編輯部;如果修改了論文,標明最新的完稿時間(或年月)。
請勿提及論文第一次的完稿時間及后續修改的時間。主編能識別出來你的論文已被拒稿幾次,就有可能錯誤地判斷你的論文還是應該被拒絕。如果你自己真的需要這類信息,你可以在旁邊加個附注,但不必打印出來。更方便的辦法是把你所有未發表的論文的狀態單獨記錄下來。如果審稿人發現一篇論文已被拒稿多次,審稿人就更有可能拒稿。
摘要和論文應同時準備。若在論文被采用后才寫摘要,你會發現你已經有些記憶模糊。更好的方式是在你記憶猶新時就撰寫摘要。
摘要應排版于第二頁上。即使主編去掉了封頁,審稿人仍會看到摘要。
· 在封頁和摘要里決不能出現打印錯誤,這絕對是最基本的禮儀。如有任何打印錯誤,都會被視為極不負責任的標志。當然,每一次對論文進行修改后,你都必須檢查整篇論文是否存在拼寫錯誤?!?/span>
02 在投稿信中不要解釋論文的重要性
主編不讀投稿信,也許只有秘書在看投稿信。在投稿信中不要解釋論文的重要性,這是你缺乏經驗的一個信號,表明你信心不夠。但一兩句話的解釋可能不會有負作用,這樣你也許能通過第一輪篩選。
03 將一半的時間用于撰寫引言和結論
一篇值得發表的論文的思路一旦基本確定后,就應該在一個月之內寫完。否則, 你就會失去興趣,甚至可能會忘記整篇論文的思路。
寫作時間的一半應該用于論文主體,這部分應該先寫完。
剩下的時間和精力應該花在引言和結論的寫作上。
04 盡快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在引言中提供證據說明為什么你的論文有趣,也就是解釋為什么你覺得這篇文章應該發表。
如果一個蘋果在咬下去的第一口嘗起來味道不好,大多數人便會直接扔掉,根本不會考慮隱含在蘋果中的營養價值。所以同樣,大多數審稿人在“吃第一口”后,也就是說,在閱讀論文 15 分鐘后, 就做出了決定。
如果審稿人不喜歡該篇論文,就會開始找各種理由來拒絕它;如果在讀引言時就失去了興趣,審稿人就可能會先把稿件擱置在一邊;如果一篇論文被擱置在一旁,或許要過好幾個月之后,當審稿人收到審稿報告快到期的提醒時,才會再次進行審稿。這就是為什么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得到審稿報告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要在引言中重述結論。
05 引言的長度不應超過兩頁
如果引言超過了兩頁,就顯得過長了。把引言縮短到兩頁以內或論文長度的六分之一,以較少者為準。
如果引言超過了兩頁,那么只可能屬于以下情況之一:
(1) 你的引言中討論了太多其他人的成果,這相當于你發出信號表明相對于現有文獻,你的貢獻是微乎其微的;
(2) 你的引言中討論了太多技術上的細節,這些并不屬于引言部分。
06 討論真實世界中的例子
通過引用、統計數據以及關于現實世界的趣事來展現你論文與現實的相關性。
這樣的話,審稿人就沒有理由稱這是一篇無趣的稿子。文章無趣,這是最為常見的拒稿理由;如果審稿人說這篇論文單調無趣,這是一個價值判斷,你無法反駁申訴,因為沒有主編會愿意發表一篇無趣的論文。引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審稿人貿然下“論文無趣”的結論。
如果不能以現實世界為堅實的立足點,你的論文可能會讓讀者覺得它只是給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深刻的答案。
07 效仿資深的作者
留意其他成功的作者是如何介紹自己的題目、引用文獻,并逐步展開的。
模仿他們使用的詞匯和短語,并對其進行修改以適合你的論文。
模仿別人已經寫好的段落要比自己寫出一個全新的段落來得容易。
08 不要抄襲
“抄襲”這個詞的意思“偷竊(其他人的思想或文字)并把其當作自己的。”(韋氏第三版國際詞典,1986)
如果你需要引用另一位作者的論述,用引號將引文引起來。不要復制,而應當用自己的話來總結其他作者的貢獻以使它們與你的論文主題相關。
在正文中提及被引作者時要同時標明其論文出版年份,并在參考文獻中給出確切的來源。
09 避免使用第一人稱“我”
一些作者的確巧妙避開了“我”(“I”)的使用。審稿人一般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持有反感。你看重寫作,而不是看重你自己,相比“我做了……”來說,“這篇論文實現了……”看起來讓人覺得更舒服、謙虛。
避免以“我”作為段落的開頭。
10 為每篇論文創建一個文件夾存放文獻
所有被引用到的和其他相關的文獻都應該備在手頭。這種做法可以節省時間,尤其是在寫引言、結論以及修改論文的時候。如果你對這些文獻都留有備份,你就不必每次修改論文時都要去圖書館了。
11 善待他人
強調你所寫論文的重要性,但不能以貶低他人為代價。他們有可能就是你的審稿人,并且他們可能很敏感。當提及其他人的作品時,避免使用負面的措辭。例如:“史密斯的方法的缺陷是……” “這些論文的問題是……”攻擊別人研究的論文很可能會被拒稿,特別是當他們或他們的朋友剛好是你的審稿人時。
12 避免過份自我引用
審稿人可能會認為你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因為已經有很多人也對文獻作出了貢獻。
如果論文第一頁中只提到你自己過去的研究成果而絲毫沒有涉及其他人,這意味著要么你可能在一個其他人都不感興趣的領域里耕耘,言下之意“這很糟糕”,要么你是一個自負、無視他人貢獻的人,這就更糟糕了。
13 在引言中引用潛在審稿人的論文
在很多情況下,你的論文能否被錄用主要取決于誰是你的審稿人。如果因為你輕率的見解而冒犯了審稿人,你現在的及未來的很多論文怕是都希望渺茫。
主編可能會從那些在引言和參考文獻中提及的人中選擇審稿人。潛在審稿人的研究成果應該在引言中提及,而不是將其深埋在腳注或論文的主體部分。
14 慷慨地給予名副其實的贊揚
大方地對待所有被引用到的作者,尤其是那些最有可能成為你審稿人的作者。 解釋為什么他們的研究對于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每一個最有可能成為你審稿人的作者,用一兩句話來描述他們的貢獻以及他們的成果是如何與你的研究密切相關的。這只會占用不到 1%的篇幅,但它可以顯著地影響你論文被錄用的概率。
15 引用知名作者的話
這一策略可提高你論文的信服度。例如,如果你引用了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或肯尼斯·阿羅的、和你所研究主題相關的言論,審稿人就很難說你的論文無趣。
引用在世的名人的言論更為有效,因為他或她的學生可能是審稿人;不要太過頻繁地引用已故作者的言論;不要引用自己的話。
16 不要抱有歉意
可以承認你方法的局限性,但就一次,在結論部分。但不要因為你的論文沒有十全十美而道歉。你越多地向審稿人提及你論文的不足,你的論文看起來對文獻的貢獻就越小。
論文主體
17 在寫作前準備好一個提綱
對每一節的內容先簡要地擬個提綱,然后再填入具體文字,理順連接。如果不先有一份大致的藍圖,你的論文往往會偏離它原本計劃的方向。
有了這樣一個藍圖,你偏離主題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并且也能有效避免對細節問題探討過多。這個藍圖也要隨著你的寫作進程而不斷修改。
18 論文在你腦海中完全成形之前就應開始寫作
整篇文章從頭到尾的精確連接不可能在你的腦海中一氣呵成,除了少數像莎士比亞這類的天才以外。
一篇 15 頁的論文大約有四到五千字。寫論文就像是將珍珠串到一起做成項鏈。存在一個最佳的順序來串這些珍珠,有些珍珠最好舍棄。
論文的主體要以實證結果或理論結論開頭,然后再寫引言和結論部分。
根據需要來加入表格和參考文獻。
19 不要讀太多文獻
在開始寫作之前,不應讀太多文獻。讀得太多可能會干擾到你的思路和寫作。
試想一下,一位多產的作家會花多少時間來閱讀其他人的作品。你不可能把所有關于這一主題的論文都讀一遍。要記住你的目標是撰寫并發表一篇論文,而不是閱讀所有文獻。
如果你已經閱讀了同一主題的十多篇論文,你就應該有足夠的材料來寫一篇文章了?,F就在它們的基礎上,加上你自己的想法。
20 使用一致和簡單的符號
投入足夠的時間來為你的論文設計有效的符號。不只是對某一篇論文如此,對于你大部分的論文都要這樣做。這樣可以幫助你在修改論文時記起符號的含義。
如果這些符號令人困惑,這篇論文就不可能非常有啟發性。
每篇論文都可能有一些符號是專為其量身定做的。但這些符號理應精心設計并保持一致性,這樣你就很容易明白它們代表什么。
21 在理論和應用之間達到平衡
一篇理論文章應該談些關于政策、應用或實證研究的內容;一篇實證論文應該討論實證研究所基于的理論基礎。了解你擬投期刊的偏好。
22 分拆長段落
如果同一個段落里包含了兩個或更多的要點,將它們各自分開成段。·把太長的段落分段,即使它只闡述了一個要點。
讀者們傾向于跳過長段落。長段落會降低審稿人和讀者的閱讀興致。讀者的眼睛會下意識地尋找空白處,這就是為什么重要的公式應特別列出,而不是埋在文本中。
任何一個段落都不應該超過半頁。作為基本原則,一個段落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句子。
23 每一頁應有兩個以上的段落
如果一個段落長度超過了一頁,表明你缺少寫作經驗。審稿人和讀者會跳過長段落。
當有許多公式時,往往很容易忘記要控制段落的長度。
24 以命題形式總結理論發現
如果你不希望審稿人遺漏重要結果,可在命題(propositions)中復述。
審稿人并不會讀你寫的每一個字,他們更可能讀單列醒目的部分。盡量用最簡潔的話來陳述一個命題。
25 用表格來總結結果或對比文獻
表格是另一種贏取審稿人注意的方式。
避免在一個表格中展示太多的數據。除非是實證研究型的論文,否則文中不應超過三個表格。即使在實證研究論文中,報告的表格也不應超過六個。
26 少用公式
應該要有一些公式。否則,審稿人可能認為這是一篇純描述性的文章。但不要使用太多的公式。一篇論文有超過 30 個公式就會難以閱讀。
不用特別列出每一個公式,不太重要的公式可以安插在文本中。不是所有的公式都需要進行編號。
使用質數或其變化形式,如(3‘)或(7a)、(7b)等將相關的公式分組歸類。
如果公式的數量達到了二十多個,可將較長的推導放到附錄中去。
27 簡化圖表
一個恰當的圖表勝過千言萬語。不要使用太多的曲線、直線或標簽。在論文發表十年后,讀者也許再也記不起論文的內容,無論是公式或是推導。但他們也許還會記得一張圖。
作為基本原則,一篇論文的圖不應超過兩張,極少超過三張。太多的圖會讓人感覺這是一篇低技術含量的論文。
結論
28 在結論中簡要總結你的貢獻
論文需要有一個結論性的評價。短論并不需要結論部分,但它可以有一個總結性評價。說明你的結論的局限性(但不是負面的評價);討論如何將理論擴展到某些領域中。
審稿人可能會有興趣寫一篇相關的論文。如果他們誠實,他們就需要以你的論文為基礎,因此很可能會推薦錄用你的論文。如能激發你的讀者來延續你的研究,這也是你的貢獻。
把你的結果與現有的文獻進行比較。如果文獻中沒有可比的結果,那就論述你的論文如何和現有文獻相關。
不要在結論部分重復引言中的一些內容。
29 論述政策含義
解釋如何將理論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例子。例如:在實踐中,人們都使用 A,但你更推薦 B 等。不要在你的結論里復述已經在文章主體部分表達過的內容,尤其是不能直接復制粘貼。如果你這樣做,審稿人會認定你不善于表達。
陳述最基本的結論。提及這些結論對政策制定者、實業界或研究人員的意義。
摘要和標題
30 摘要要寫得引人入勝
寫完結論部分后再撰寫摘要。這是審稿人在整篇文章中最常讀的部分。在 15 秒之內,你要說服審稿人(和讀者),他們應該繼續閱讀下文。所以摘要應該寫得出色,如果摘要枯燥乏味,你的論文就沒有希望發表。
31 選擇一個有趣的標題
給你的論文取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如果標題枯燥乏味,即使你的論文發表了,讀者也會規避它。你的論文就得不到很多引用。
永遠不要嘗試把論文的內容壓縮在標題中。
給論文取標題就像給你的孩子取名字。標題應該簡短。只有一行的標題是最好的。切勿超過兩行。
不要以“論……”為標題。這意味著你的論文實際上是一個短論。如果它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主題,主編們可能會認為你的論文缺少創意。
參考文獻
32 盡量減少參考文獻
沒有經驗的作者很難抵制這個誘惑:將某一主題的所有文獻都引用。這種做法或許適用于博士論文,但卻不適合期刊論文。
理想的參考文獻數量大致為十余篇,可接受的上限為二十篇。 對于每篇論文,可遵循該領域知名期刊的引用格式。不需要在每次投稿時都修改你參考文獻的格式,因為參考文獻的格式并不會影響你的論文發表與否。當論文被采用之后,你可以使用該期刊的格式。
33 引用那些會喜歡你論文的作者的文獻
也許他們會成為你的審稿人。
引用那些曾經與你友好通信的作者的論文。這不是為了獲得偏愛,而是為了得到公正的評論。為了公平對待沒有名氣的作者,審稿人必須努力做到謹慎、留意。
34 請勿引用可能給你負面評價的審稿人的論文
即使采用雙向匿名審稿方式,通常也可從審稿報告中的參考資料與寫作風格推斷出審稿人是誰。主編通常會從你的參考文獻中選擇審稿人。
如果某些審稿人總是拒絕你的論文,(首次投稿時)從參考文獻中去掉他們的論文。你可以之后再把這些參考文獻(在論文被錄用后)補上。為此,你可能需要從略微不同的角度重寫你的引言,但這樣做是值得的。
根據你投稿的期刊,你也許可以要求主編從潛在審稿人中排除掉一些人。但你應該提前通過非正式的方式詢問(例如,通過電子郵件)這是否可行。
35 引用自己的論文
如果一篇論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數超過 30 次,就可認為是“重要的”。
引用你自己的相關論文,但要已經被出版或即將被刊登在權威期刊上。人們可能會看到你的其他論文并引用它們。但不要引用太多。如果你已經有很好的聲譽,這種做法可能很有用:或許你的審稿人會因此發現論文出自于你。
不要引用你尚未發表的或在一個無名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否則,主編和審稿人可能會認定該文也只能發表在無名期刊上。
不要引用你的學位論文。審稿人會知道你經驗不足。
尾注和附錄
36 把技術性和細節性的評論放到注釋中
尾注、表格、參考文獻和附錄加在一起決不能超過論文主體的分量。否則,讀者就不知道你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where is the beef)。
正文中應該避免出現技術性的細節,讀者應從閱讀正文過程中就能理解主要思想。太學術化的零亂論述應歸到注釋中去。
利用注釋來插入參考文獻,表述不會分散讀者注意力的論點。
尾注不能超過 10 個。注釋應該簡短,最好不要超過一頁,且決不能超過兩頁。
37 把長推導放到擴展的短文或附錄中
倘若有可能顯得單調,重要結論的長推導或超過半頁的公式可放在一個擴展的腳注里。
如有兩個及以上的擴展的腳注,最好將它們放到附錄里。
不直觀的純數學推導應該放到附錄里。
38 為審稿人準備的注釋不要放在附錄中
任何想要吸引審稿人注意的內容應在附注中加以說明。不要把這些附注與論文分離開來,但可以標明“不擬發表”。如果你把它們和論文分開,有可能不會送達審稿人?!?/span>
39 控制論文篇幅
論文不應超過 25 頁。
如果這很困難,至少文本部分保持在 20 頁之內(Horowitz, 1995)。這是審稿人會閱讀的長度。論文的篇幅越長,接受的概率就會越小。因為審稿人更容易發現一些問題。
當論文的篇幅增加時,
(1) 你更可能犯數學錯誤。
(2) 審稿人認為你的論文犯錯的可能性變大(甚至當你是正確的時候)。
(3) 你更有可能寫下冒犯審稿人的句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