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高企的時代,市場會給那些議價能力更高的員工加薪以應付暴漲的生活成本,但是如果是在非市場主體中工作的人群,這種機制則很難起到作用。美國數以萬計的實驗室中努力工作的幾十萬博士后們就面臨這種困境: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但是他們的最大雇主:NSF和NIH以及各大高校給的工資卻很難增長,博士后們采取各種方法表達不滿甚至是發起罷工行動,而作為直接管理者的PI們對此也基本表示支持:原因很簡單,年輕人太難了。
Sharona Gordon支持華盛頓大學博士后的罷工 圖源:William N. Zagotta
收入趕不上通脹
作為威斯康星大學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系的一名PI,Sharona Gordon 在博士后罷工的行動中表達了支持,因為她深刻的知道年輕人的難處,而不想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對他們“做工作”——現在的情況與30年前完全不同了。那時的她也是某家實驗室的博士后,年薪18600美元,博士后丈夫的收入也差不多,憑借這樣的薪資他們不僅能夠自己買房(每月按揭600美元),還有余力養育兩個孩子。而現在她的兒子也當博士后了,工資比她那會高三倍,達到了53760美元,但是西雅圖的房價是當年的14倍!
不光房價高,西雅圖的生活成本比全美平均水平還要高50%,但是從2000年之后,作為他們實驗室主要資金來源的NIH預算標準就再也沒有提高過。每年從NIH獲得的250萬美元必須分出越來越多的份額來給博士后開工資,用于試驗研究的資金越來越少。
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細胞生物學家Ankur Jain表示,博士后和博士生通過他們的高強度勞動推動著科學事業向前發展,尤其是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但是現狀和未來讓他感到擔心:蓬勃發展的生物高新技術行業現在提供的平均工資為年薪94000美元,這比他的博士后們高出近一倍。
選擇留在學術界而不是進入企業工作的博士們,對科學事業的熱情肯定是主導因素,但生活壓力足以給這種熱情降溫。2023年10月,《自然》雜志將發布對博士后群體的第二次全球性調查結果,揭示自2020年那次調查以來生活成本增加和職位空缺的影響。報告中披露,新的調查發現,北美洲北部和中部的博士后當中62%對他們的薪酬不滿意,相比之下,歐洲博士后不滿意的比例只有37%。
博士后們罷工的理由很明確,訴求也很簡單:錢不夠。NIH設定的56484美元的年最低工資(通常被用作基準)不足以應付日常開支,很多人還得另想辦法維持生活。他們希望將這個標準提高到68456美元,同時在未來設定常態化的加薪機制。
圖源:chemistryworld.com
按說每年接近6萬美元的收入在美國不算低,但是由于很多大學都位于生活成本比較高的地區,這里的物價明顯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一家調查公司使用了麻省理工學院2022年的發布的舒適生活成本算法,遵循50/30/20法則(即50%的稅后收入用于住房等基本生活費用,30%用于可自由支配支出,20%用于儲蓄或償還債務),意為如果要在這些地方維持比較輕松的生活所需的收入,10大主要都會區的統計數字如下:
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奧克蘭-伯克利:84026美元
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丘拉維斯塔-卡爾斯巴德:79324美元
馬薩諸塞州-新罕布什爾州,波士頓-劍橋-牛頓:78752美元
紐約州-新澤西州-賓夕法尼亞州,紐約-紐瓦克-澤西城:78524美元
華盛頓州,西雅圖-塔科馬-貝爾維尤:77634美元
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長灘-阿納海姆:76710美元
華盛頓州-維吉尼亞州-馬里蘭州-西弗吉尼亞州,華盛頓-阿靈頓-亞歷山大:76194美元
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波特蘭-溫哥華-希爾斯伯勒:74086美元
科羅拉多州,丹佛-奧羅拉-萊克伍德:70892美元
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基西米-桑福德:67740美元
不難發現這些都是高校扎堆的地方,也是美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方,拿著死工資在這里工作和生活的博士后們,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部分機構回應訴求
當然普遍的抗議甚至是罷工已經引起了他們雇主的重視,但是不同機構的反應差別很大。不差錢、同時決策機制也比較靈活的土豪機構已經開始回應他們的訴求。今年4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為其直接資助的300名博士后設定了新的最低年薪:7萬美元,并敦促PI們將這個數字作為博士后工資的基準。
NSF也表示會很快將博士后的最低工資定為71099美元,具體數字根據當地生活成本按地區劃分不同的標準。
但是NIH就摳門的多,他們向美國聯邦勞工關系局表示研究人員不符合雇員資格,勞資關系需要另外考慮;雖然通脹很高但是國會給他們的總撥款沒有增長的跡象,現在要把最低工資提高到超過56484美元還為時過早;同時給PI發布新的指導原則建議提高博士后的薪酬,但最好減少崗位總數……
作為博士后的直接上級,PI們也有自己的難處。每個PI都知道這些博士后是學術創新的重要來源,如果不能讓有才華的年輕人安心研究,科學事業將面臨暗淡的未來。生活成本的提高他們知道,資助機構的很難給出更多的預算他們更清楚,要保持財務平衡就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些PI尋求各種私人捐助來補貼博士后,或者盡量節省研究資金,以前經常更新的儀器改成自行維修來延長壽命,甚至是將申請額外資助當成日常操作,每周都給NIH寫信申請。
實驗室里的機器人。圖源:Strateos, Inc.
更直接的辦法是縮小實驗室的規模。人多力量大在科研界也是不變的真理,但是如果財務壓力讓每個人都沒法安心工作,那還不如減少崗位人數。普林斯頓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Ilana Witten 就認同這個思路:如果博士后一邊分析實驗數據,一邊分析自己的財務數據,工作效率肯定會打折扣。如果現狀沒法改變,那么博士后人數的縮減也可以接受。
有人“趁火打劫”
也有樂見其成的: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發育進化生物學家Mark Rebeiz表示,博士后待遇沒法提高的現狀可能會讓本來想要去加州、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等地的博士們考慮 “窮地方”:既然NSF、NIH給的標準是全國統一價,這個收入在匹茲堡這樣物價較低的就很有競爭力了,雖然主流的想法是在沿海大城市攻讀博士或博士后,未來前景會更好,但是事實上我們這些小地方也會“給人帶來驚喜”。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將在2025年有R2升級為R1,這表示該學校的綜合實力得到了美國教育委員會的認可,會有更多的研究項目得到資助,但是學校的影響力還比較低也是事實。因此該學校對PI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們招募來的博士后,學校支付一半的工資。該校的真菌微生物學家Adriana Romero-Olivares 認為,對于即將首次建立實驗室的她來說,這個政策支持非常給力。
參考文獻: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2848-3
2.https://www.fortunechina.com/shangye/c/2023-04/16/content_431216.htm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