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研究生從事學術研究的20條黃金法則!
    2023-12-21 16:49:10 作者:學術志 來源:王德華科學網博客 分享至:

    研究生從大學生生活轉換到研究生生活,在思想意識上,學習和工作方法上,都需要進行一些改變。如果轉變不好,會嚴重影響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研究生階段已經再也不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了,需要獨立的創造性工作。所以,很多研究生在這個階段都會有一些迷茫和疑惑。


    在十幾年前,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赫曼(Irving P. Herman)通過自己指導研究生的經歷,針對研究生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從導師的角度對研究生如何順利完成學位論文,提出了20條勸告,這被稱為研究生從事學術研究的赫曼法則(The Laws of Herman)。


    這20條法則的內容是(譯文主要根據個人的理解,不妥或錯誤之處,請指正):


    1、在做學位論文期間,不要有任何度假休息的打算。


    2、科學研究中,記住這個原則:重要的是什么是正確的,而不是誰是正確的。


    3、在思想上,你要相信:多數情況下,無論學術研究還是其它事情,導師錯的時候不多。


    4、在行動上,你要相信:絕大多數時候,只要按照導師的要求去做,就不會有錯。


    5、與導師意見有分歧,如果你覺得你是對的,那么就想辦法去說服導師,這樣他也會高興的。


    6、你的科研產出與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的1000次方成比例。


    7、你的科研產出與你分析已獲得數據拖延的時間的1000次方的倒數成比例。


    8、如果今天能拿到數據就不要等到明天,說不定明天儀器設備就出問題了。


    9、為了避免自己日后崩潰,獲得數據后每次再多花5分鐘做好永久備份。


    10、導師不會在初期就期望你發表論文,但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以后,如果你還沒有論文發表,或者發表的論文比別人少,你應該抬頭看看導師的臉色。


    11、在你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你必須使自己成為一個大專家,爭取成為你導師的導師。


    12、如果你平時很配合導師的工作,導師的血壓會很正常。


    13、如果你與導師背道而馳,我行我素,你導師的血壓要么升高,要么會崩盤。


    14、學位論文的質量有一個基本標準,就是保證寫進論文的每部分結果都達到能夠發表的要求。


    15、在論文質量第一,不追求數量的前提下,你發表的學術論文質量越高,你的學位論文也就會越優秀。


    16、你要牢記一點:學位論文是你自己的,所以你必須自己親力親行去努力完成它。


    17、導師很期待你能成名,這樣他(她)最終也會因你而成名。


    18、如果你學業優秀,最后導師一定會為你寫一封特別棒的推薦信。


    19、對你有好處的事情,對你的導師也應該有好處。你好,他也好。


    20、對導師有好處的事情,對你自己也應該有好處。他好,你也好。


    這20條法規,是一個研究生導師以比較幽默的口吻對學生的善意勸告,可謂苦口婆心。要對這20條法規有一個較好的理解,研究生首先需要對自己的導師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否則就會產生新的問題,同時對這20條執行起來也有些困難。所以,研究生選擇導師是攻讀學位過程中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師生之間很多很多的不愉快的事情的發生,多是由于這個環節沒有得到重視,或者草率,或者被忽視了所致。關于選擇研究生導師的重要性,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強調過了。


    有人一定會對法則中的某些關于導師的條款提出質疑,質疑當今一些研究生導師的學術水平和信任度或學術資格問題。這不是我這篇文章討論的內容。


    10年前,我曾編譯過著名物理學家 Steven Weinberg為年輕學者寫的“初涉科研生涯的四個黃金戒律”(Four Golden Lessons)。也可以稱為“溫伯格法則”。


    附:


    初涉科研生涯的四個黃金戒律


    2003年Nature (2003, 426:389)上有一篇文章,是德克薩斯大學物理系的著名物理學家Steven Weinberg寫的 “Four Golden Lessons”,是科學家對初涉科研生涯的學子們的一些忠告。暫且譯為“四個黃金戒律”,內容編譯如下:


    1.邊干邊學,不要彷徨。當你開始接受一個新課題或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時,往往會感到迷茫。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我現在對這個領域的研究進展一無所知,或者如果我不詳細了解已經開展的各種研究,我怎么去開展一個工作?實際上不必太彷徨,需要牢記的經驗是:你必須立即開始你的研究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掌握你需要的知識。記住:沒有一個人會知道所有的事情,你也不需要!


    2.勇于創新,敢于挑戰。當你在科學的海洋中遨游時,一定要敢于到險灘、未知的地方去闖闖。在選題時要去選擇那些最有挑戰性、爭論最多、研究最少、還沒有統一結論的課題,這些問題或領域往往是最有作為的,最容易有突破,最容易出成果。


    3.忍受寂寞,注重過程。你要學會寬恕自己適當的“浪費”時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都想知道我選擇的科學問題是否是很重要的或者是最重要的。但是要知道哪個問題是最重要的往往是很困難的,你也永遠都不會知道在歷史上的哪個時刻某一個科學問題將會被攻克。由于你不能肯定哪個科學問題是正確的,那么你在實驗室或辦公室中忙忙碌碌所化費的絕大多數時間有可能是白白“浪費”了的。但是,在科研生涯中,如果你想創新,那么你就必須習慣你所“浪費”的大多數時間不是在創新,而是很平靜地在科學知識的海洋中漂流著。這個過程是你必須經歷的過程。


    4. 掌握歷史,樹立信心。你要學習有關科學史方面的知識,至少要知道你所從事的學科領域的發展歷史。科學史對你的科研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也可以使你感受到你工作的價值,還會增加自豪感。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或某個科學問題上真的作出了成績,在科學發展史上添了一筆,為人類作出了貢獻,你怎么會有理由不自豪呢?


    赫曼法則主要是針對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需要具備的心態和應該怎么做,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指導性原則。溫伯格法則是針對科研選題和如何開始科研活動,提出了指導性原則。將這兩個法則結合起來,可以作為研究生學術研究和工作生活的行動指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久久精品免视国产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日本孕交系列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久久久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