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凌晨4時43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成功發射“獵鷹9號”,并實現了在大西洋上回收一級火箭。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完成海上火箭回收的任務,也是該公司嘗試的第五次海上回收。
接受記者采訪時,專家表示,試驗者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學習,但回收后海水對火箭的影響、回收火箭是否可以使用、費用是否劃算等問題值得關注。
與陸上回收相比,海上回收平臺(駁船)甲板面積很小,回收對火箭落點精度要求非常高。另外火箭垂直返回海面,對姿態控制要求較高,復雜海況如天氣、海浪等也會對火箭著艦穩定產生影響,但海上也有陸地不具備的優勢。
“火箭回收的垂直落點正好落在海上,所以海上回收使火箭發射后無須掉頭飛回陸地,因此可以節省燃料,控制成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海上回收面臨海水腐蝕的問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火箭回收完全可以直接落在海面上,打撈后繼續使用即可。但是這幾次回收都要求回收到甲板上,目的是避免海水腐蝕,減少維修費用。
“但是,海面上的濕度、環境與甲板上的環境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其中的電器等設備還是會受到影響。”龍樂豪說。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SpaceX首先將回收的火箭焊接在海上平臺的甲板上,使其穩定。隨后,海上平臺將火箭運回港口,上岸后,SpaceX將進行一系列測試,檢查引擎是否還能工作。
由于海水的腐蝕,火箭回收后一樣需要清洗、烘干等維修,這些費用與新造火箭的費用到底有多大差別,還需進一步的核算。
至于復用火箭的發射費用會比之前降低多少,SpaceX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格溫·肖特維爾表示:目前精確確定復用火箭會降低多少費用還為時過早,但是一級火箭燃料費用不到100萬美元,而一級火箭回收后整修開支約300萬美元,那么回收后再發射的費用降低30%是可行的,發射費用可降至4000萬美元。
如果不回收火箭,SpaceX目前的發射費用為6000萬美元。然而,20年前龍樂豪團隊制造的火箭發射費用已經達到5000萬美元。SpaceX所列出的節約開支的數據使中國科學家產生懷疑。專家表示,這些數據只是SpaceX公司單方面公布的數據,是否可以做到,還需拭目以待。
“火箭回收之前,航天飛船的回收實驗也進行過多次,理論上可以降低費用75%,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龍樂豪坦言,SpaceX公司是一家企業,這類實驗雖然對火箭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但個人認為有炒作之嫌。
“對于此次實驗的成功我們一定要重視,但不要反應過度。”龍樂豪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