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隨著建設海洋強國國家戰略的提出,航空航天活動日趨集中在海洋大氣領域。新型艦載機、海基導彈等航空航天裝備將長期處于高溫、高濕、高鹽霧、高紫外輻照和強降雨海洋大氣環境中,海南文昌發射場地面設備設施、運載火箭、航天器將受到更為嚴酷的熱帶海洋環境考驗,這導致航空航天材料在腐蝕和老化作用下面臨嚴重的功能退化問題。
在航空航天裝備表面防護材料領域,廣泛應用的鋁合金和不銹鋼材料在濕熱海洋大氣環境中極易發生點蝕、晶間腐蝕等局部腐蝕,引起結構性能退化,而普遍采用的電鍍、氧化以及傳統有機漆膜等表面防護材料在苛刻的熱帶海洋大氣環境下較差的耐候性導致其腐蝕防護性能下降,尤其力學因素與自然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加速了表面防護涂層的失效,成為整個防護體系的薄弱環節。美空軍總部對沿海基地使用的產品故障調查結果表明引起機體故障的原因中氣候環境占 73%,國內統計數據顯示長期在海洋環境執行巡邏、作戰任務的飛機故障率是內地的 2-3 倍。在航空航天功能材料領域,傳統的熱障涂層、封嚴涂層、固體潤滑薄膜等功能薄膜均未考慮海洋大氣環境耐侯性設計,在高濕、高溫、高鹽霧和高太陽輻照作用下面臨嚴重的功能退化問題。研究已經發現典型的二硫化鉬空間固體潤滑涂層在航天裝備海運、發射場轉運過程中因潮解、腐蝕導致其摩擦學性能嚴重惡化。海洋環境對航天航空先進材料的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常規表面防護涂層和功能涂層材料均不能滿足航天航空裝備在海洋大氣環境中的可靠性和長壽命運行要求,需開展航天航空材料在海洋特征環境中的腐蝕、 老化等耦合失效損傷行為研究,突破常規材料環境適應性及使用性能極限,發展新一代具有優良力學性能、耐侯性、耐腐蝕等功能一體化高性能航空航天材料體系。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海洋功能材料團隊針對海洋環境材料損傷機制及性能提升開展了大量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通過石墨烯、BN 二維納米片在耐候樹脂中的均勻分散和形成的有機 - 無機互穿網絡發展出了高性能重防腐耐磨涂層材料;通過非晶 - 納米晶、納米多層界面的多尺度耦合設計,以及組元特性協同和摩擦界面自補償環境適應性技術實現了功能薄膜在潮濕大氣和空間環境中低摩擦磨損性能。針對海基航空航天裝備在海洋環境中出現的耐侯性和功能退化這一新問題,未來將開展三類海洋環境用功能材料體系的研究工作:海洋多重環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材料磨損 - 腐蝕交互行為及動態耐磨防腐一體化涂層材料的研究;熱帶海洋環境輕合金長效重防腐功能涂層材料及其耐侯性研究;功能薄膜材料的海洋大氣環境損傷行為及新一代耐侯性空間功能薄膜材料研究。這些材料的研究開發將為我國海洋環境裝備的防護與延壽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從而為加快我國海洋強國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簡介
蒲吉斌,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1年畢業于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新型碳基固體潤滑薄膜和納米尺度潤滑薄膜的空間環境摩擦學研究,以及功能薄膜材料在航天、航空和船舶領域的工程化應用工作,研制成果應用于多個重點型號中。在《Chemicalcommunic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Carbon》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SCI論文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0余件。參與編著《類金剛石碳基薄膜材料》和《Multifunctional surfaces fortribological applications》專著兩部。2011年獲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計劃,2015年獲甘肅省技術發明一等獎一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