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地資源日漸匱乏,各沿海國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海洋,以開發海洋為標志的“藍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走向海洋是人類資源開發的必然趨勢。
“海洋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中華民族要實現現代化,必然要向海洋進軍,拓展我們的發展空間。”隨著人類對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逐步深入,海洋開發的規模在不斷地擴大。深海資源開發將是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著力點,深海資源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后的待開發疆域”,巨大的資源量、豐富的資源種類和獨特的資源價值,提供了有效解決日益嚴峻的環境、疾病、資源等問題的新選項。深海資源開發將成為打破人類社會資源瓶頸制約的重大工程;深海科技將成為化解世界能源短缺和環境難題的途徑。
深海在工程意義上定義為大于300米深,科學意義上定義為大于1000米。深海是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的聚集地,其中石油天然氣資源占海洋總儲存量的70%以上。
由于深海極端環境復雜,各類裝備材料在微生物附著腐蝕及深海高溫高壓條件下極易發生服役失效。目前材料在涉及深海的腐蝕與失效的公開數據甚少,或處于保密狀態,相關科學機制在國際上也處于空白狀態。能源和礦產鉆采裝備所使用的先進材料將是深海能源獲取的制約因素。深海材料的質量不足與種類短缺已經成為深海研究開發的制約瓶頸,以至于深海科技重大裝備目前尚多數依賴進口,其直接的原因就是設備材料難以適應嚴酷的深海服役環境。隨著“一帶一路”和“海洋強國戰略”的開啟,開展深海環境下材料腐蝕機制的基礎研究,加速深海材料技術科學研究,做好深海裝備材料腐蝕防控迫在眉睫。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要道甚至是兵戎相見的戰場,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的探索。但海洋環境復雜多變、海底壓力巨大,千百年來深海對于人類來說依然是神秘的。深海世界的那些尖端科技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深海之爭歸根結底為資源之爭,深海科技有可能成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環境難題開辟途徑。深海領域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諸多領域科技發展的集成,但就最重要的基礎而言,常常依賴于材料科技的發展和突破,尤其依賴于深海專用材料的研究和進展。深海資源鉆采、深海科學探索、深海國防安全的基礎是深海裝備,而深海裝備的基礎是深海專用材料。深海之爭的核心是深海高新科技。
進入21世紀,探索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海洋成為全球發展的新熱點和競爭的新舞臺。
深海是人類資源的寶藏、國家安全的前沿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撐。隨著深海資源開發以及深海領域的軍事競爭日趨激烈,相關裝備的腐蝕問題成為制約深海開發戰略的關鍵之一,基于深海資源的開發,材料在深海環境下的腐蝕行為和規律的研究成為學科發展的前沿。加強深海裝備腐蝕防護,提高深海裝備使用效率,穩步提升深海資源勘探及開發能力是現在乃至未來的海洋發展戰略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