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有人問浙江工業大學袁巨龍教授:“你知道軸承里的鋼球是怎么加工出來的嗎?”當時他就被這個問題難倒了。袁巨龍回去翻遍教科書,并沒有找到軸承鋼球的加工方法。他立刻前往鋼球廠實地調研加工設備與工藝,發現它們的工藝非常“土”。他說,既然發現了問題就意味著急需創新。
正是憑借著這份執著和堅定,袁巨龍教授帶領團隊攻克了高性能軸承世界難題!
01 在鍋里炒豆子怎么能干出精密的鋼球?
一百多年來,軸承球和圓柱滾子分別沿用傳統的概率研磨和無心磨削成形技術。球體加工運動的隨機性以及砂輪的磨損會導致加工精度離散、成品率低、量產難。再加上高性能軸承通常采用超硬陶瓷,高強、高韌鋼等難加工材料,傳統拋光工藝常采用硬質磨料進行研磨和珩磨,劃痕、微裂紋、燒傷等加工損傷難以避免,表面質量也不高。
“精密鋼球要表現出高性能,就必須讓球面上每個點的狀態、尺寸、形狀都非常完美,”袁巨龍比劃著球體的整個輪廓,“但傳統方法就像在鍋里炒豆子,不可能讓每一粒豆子受熱均勻,炒得一樣熟一樣透。用這樣的方法不可能做出高一致性的精密鋼球。”
“‘炒豆子’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拋棄“炒豆子”,創新成形加工原理與技術。經過近六年的思考與準備,對成形原理的突破后,袁巨龍于2004年提出一種全新的制球方法。院士專家們紛紛點贊這項技術“是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歷經十余年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袁巨龍教授實現了滾動體成形原理的理論突破,將最高精度等級滾動體的批量加工一致性從30%大幅提高到98%以上。
02 既是科學家,又是“超級工匠”
作為一名科學家,袁巨龍教授創建了新的成形理論,解決了航天軸承系列技術難題后,他又通過將“絕門工藝”數字化、將手藝裝備化,讓他的科研成果落地到工廠,實現了可批量復制的高性能滾動軸承的規模化生產,把自己演化成一名“超級工匠”,難怪袁巨龍教授一直以“匠人”自稱。
球體精密高效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
2016年,袁巨龍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發的球體精密高效加工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廠房中的精密球體研磨/拋光設備
批量生產的精密陶瓷球
超精密平面拋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應用
2019年,袁巨龍教授研究團隊創立了半固著磨粒化學機械加工技術,研制的系列拋光機已在宇環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批量生產千余臺,被蘋果公司確定為iPhone4和iPad3玻璃面板以及鋁合金背板拋光的全球唯一的精密拋光設備,1700多臺拋光機用于蘋果公司iPhone、iPad 玻璃平板的大批量生產。
生產線上的雙平面拋光設備
該技術應用于IPAD系列產品
高精度圓柱滾子高一致性超精密加工方法及關鍵技術
該技術相關成果已應用于浙江環宇軸承有限公司和人本集團有限公司等標桿企業,批量生產高精度等級圓柱滾子。
開發的高精度圓柱棍子加工設備
應用研發技術和設備加工的高精度圓柱滾子
03 站上國家獎勵大會領獎臺
11月3日,袁巨龍教授捧回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說:“這將是一個新的開端。”
袁巨龍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支持下,針對高端滾動軸承制造難題,歷經十余年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研發,在高精度滾動體高一致性加工方法、滾動面高表面質量拋光技術、軸承加工裝備方面取得了重大創新與突破,實現了高性能滾動軸承制造產業化。
成功攻克了高性能軸承核心元件高一致性和高表面質量加工世界難題,大幅提升了軸承品質。研制的航天高性能軸承打破了國外封鎖,在衛星、天宮、神舟等成功應用,市場占有率 90%以上。大規模產業化的民用精密低噪音軸承國內市場占有率 60%,并出口到歐美國家,產生了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形成了一批國家、行業及軍用軸承標準,顯著推動了軸承行業的科技進步。
到人民大會堂領獎,袁巨龍教授感受最深的就是身為科研人員要注重原創,“尤其是卡脖子問題,要有自己的東西。人家不會告訴你走什么路子,也不會讓你學,我們只能自力更生。”
“科技人員創新很重要,想法有了,就需要持之以恒去做,才有可能得到所期望的結果。”接下來,袁巨龍教授的目標是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超精密加工技術已列入浙江省十四五發展規劃,高端裝備的高性能零部件都離不開超精密加工,高性能軸承加工只是我做的一個應用題而已。”
替代進口的高端軸承并讓中國自主研發的軸承“走出去”。這是袁巨龍教授團隊在做的事情。目前,由團隊研發的精密軸承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8%。不僅改變了以往單純靠進口的狀況,而且反過來向世界各地出口高端的產品,在國際精密軸承上占據一席之地。
袁巨龍教授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團隊下一個項目,將研發第三代半導體基片的高效超精密拋光裝備,我和我的團隊將全力以赴攻克這一困擾全球的‘卡脖子’難題。”
取得如此成果,袁巨龍教授說:“這一切源于偶然,關鍵在于打破原有思維把一切不可能都變成可能,過程中努力地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完美,最后達到完美的結果也是必然的。”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袁巨龍教授可以站上國家獎勵大會領獎臺。
團隊照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