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專題 | 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2020-02-19 13:20:16 作者: 趙文靜 江錦波 孟祥鎧 金杰 彭旭東 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 來源:《腐蝕與防護之友》 分享至: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 , 海洋經濟已成為 21 世紀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 , 海洋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多 , 尤其是深海領域 , 逐漸成為各國研究和競爭的熱點 , 人類開始進入開發和利用深海海洋資源的新時代。開發利用深海海洋的熱點 , 人類開始進入開發和利用深海海洋資源的新時代。開發利用深海海洋資源,深海裝備的腐蝕問題不容忽視。


    深海裝備由于腐蝕問題而導致結構破壞或材料失效的問題中 , 深海微生物腐蝕(MIC) 約占問題總量的 70% 到 80%, 且與微生物相關的腐蝕失效和破壞已達到涉海材料總量的 20%, 每年因微生物引起的腐蝕損失至少為 30 億美元 , 因此 ,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研究對于海洋資源和深海裝備的開發利用具有現實意義 , 已成為一個廣泛關注的問題 , 是今后腐蝕學科的重點研究問題之一。最早Garret 報道了海洋微生物參與金屬腐蝕的有關研究 , 后續研究者開展了大量工作 , 為 MIC 的研究奠定了基礎。20 世紀 60 年代后 , 對 MIC 的腐蝕機理進行了廣泛研究 , 有關非金屬和金屬材料在不同環境下的MIC研究也開始不斷增多。


    然而 , 國內外對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行為和腐蝕機制研究的公開報道較少 , 且研究技術和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和不確定因素 , 開展相關研究 , 探索其在深海環境中的腐蝕規律和防護方法 , 并建立其腐蝕數據庫 , 不僅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 而且為深海裝備的研發設計及其性能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本文綜述了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研究進展 , 主要從微生物腐蝕機制、腐蝕因素、研究方法和防護措施這幾個方面展開分析和討論 , 并對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研究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1 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機制

     

    深海環境是一種高參數 ( 高壓、低溫、高溫 ( 火山口和熱液區 ))、無光合作用的生存環境 , 含有大量耐酸 (pH 值<3)、耐堿 (pH 值 >10)、耐鹽 ( 鹽度>25mo1/L)、耐高溫 (120℃以上 )、耐低溫 (<0℃ )、耐壓 (>50MPa) 等微生物群落。微生物腐蝕不是指其自身能夠侵蝕金屬或結構 , 而是其生命活動的結果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腐蝕過程。深海環境惡劣 , 不同微生物各自的新陳代謝和發展機制都不同 , 并且深海裝備材料的腐蝕行為與腐蝕機制也有所不同 , 同時深海微生物不易培養 , 試驗難度大 , 因此目前有關深海微生物腐蝕機制的研究不多。常見的深海微生物對深海裝備腐蝕的影響機制主要有氧濃差電池機制、新陳代謝過程及產物腐蝕機制、去極化機制、陽極區固定機制、金屬沉積菌作用腐蝕機制等。


    在深海環境中 , 微生物中某些大分子物質首先附著在深海裝備材料表面 ,然后才有微生物的吸附、代謝和繁殖 ,生成微生物膜 , 阻礙氧氣向外擴散。在深海環境多種因素影響下 , 微生物膜的分布不是均勻完整的 , 而且微生物膜下材料表面會出現不均勻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 使得微生物膜下材料表面空氣難以到達的區域形成陽極 , 其周圍空白區域或是微生物較少區域則形成陰極 , 致使氧濃差電池機制形成。氧濃差電池腐蝕機制是由多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 , 處于一種動態變化體系之中 , 并非某個因素單獨作用而成。


    深海微生物個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會影響深海裝備金屬腐蝕過程。一方面 ,改變微觀腐蝕機制。微生物新陳代謝會影響腐蝕的電化學過程 , 若微生物膜內呼吸活動的好氧速率大于氧的擴散速率 , 那么微生物膜與裝備金屬界面處缺氧 , 陰極腐蝕機制相應發生變化 , 反應過程可能轉而消耗水或是厭氧微生物所產生的 H 2 S。附著在深海裝備表面的微生物膜通常結構復雜、分布不均 , 雖然在某種意義上降低了均勻腐蝕速率 , 但加劇了局部腐蝕。另一方面 , 微生物代謝產物可能具有腐蝕性 , 加劇深海裝備金屬腐蝕過程。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會產生一些具有腐蝕性的代謝產物 , 多以各種有機酸 ( 多是短鏈的脂肪酸 , 如醋酸 ) 或無機酸的形式存在 , 對腐蝕產生明顯促進作用 , 還會產生非常強的硫化物等產物 , 加劇局部腐蝕。


    局部厭氧菌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能夠產生破壞性極強的硫化物等產物 , 使深海裝備結構腐蝕加劇。在深海環境下 , 微生物腐蝕主要是硫酸鹽還原菌 SRB 腐蝕 , 它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海水中的厭氧菌 , 對碳鋼、不銹鋼、銅鎳合金等多種金屬都會造成局部腐蝕。


    Castaneda 等研究了人造海水中 SRB 對碳鋼的腐蝕行為 , 發現表面覆蓋有 SRB 膜后 , 局部腐蝕速率提升 , 但是膜的不均勻性造成腐蝕活性位點放大 ;Duan 的研究表明 , 不銹鋼覆蓋有 SRB 膜時 , 增大了局部腐蝕 ;Rao 等研究了 SRB 對鈦金屬的腐蝕 , 發現它可以破壞金屬表面的鈍化膜 , 使金屬表面出現局部蝕坑 ;Shalaby 等報道了銅鎳合金在 SRB 存在條件下出現局部腐蝕。但是對 SRB 腐蝕機制的解釋卻不統一 , 主要有氫化酶陰極去極化機制、代謝產物去極化機制、化合物去極化機制、硫鐵化合物和氫化酶去極化機制等。常見的主要去極化劑有硫化氫 H 2 S、硫化鐵 FeS、磷化物等。


    Kühr 和 VanderVlugt 首先提出了去極化機制 , 是關于氫化酶陰極去極化作用 , 認為 SRB 含有一種氫化酶 , 可以利用陰極產生的氫將硫酸鹽還原成 H 2 S, 從而在腐蝕過程中發揮陰極去極化作用 ,加速腐蝕。代謝產物去極化機制一般有硫化氫和硫化亞鐵去極化機制兩種。厭氧條件下 , 腐蝕速度會由于硫化氫的產生而加快 , 同時生成的硫化亞鐵也會加速陽極反應。King 等的研究指出 , 微生物代謝產物中所含有的較高濃度的二價鐵離子會對厭氧微生物引起的低碳鋼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起促進作用。Iverson等也提出了化合物去極化機制 , 認為SRB 在厭氧環境下會產生磷化合物的代謝產物 , 然后與基體鐵反應生成磷化鐵, 引起腐蝕。Little 等通過采用雙區生物電池技術也發現了氫化酶的類似作用。


    另外 ,Miller 等提出了硫鐵化合物和氫化酶同時去極化機制 , 認為 SRB 造成的腐蝕行為不僅是硫化氫作用所致 , 還與氫化酶的活性及其代謝產物有關。后來 ,又有研究者提出陽極區固定機制 , 認為微生物作用形成腐蝕電池 , 而大多數細菌 ( 通常以菌落形式生長 ) 都聚集在由細菌引起的腐蝕坑周圍 , 使陽極區固定 , 造就了微生物腐蝕多以點蝕為主要存在方式。在深海無氧或低含氧的環境下可大量繁殖生長的 SRB, 其明顯加速深海裝備結構和材料的腐蝕 , 使深海航行裝備、管線等發生局部腐蝕穿孔的現象 , 造成極大的損失。防止 SRB 帶來的微生物腐蝕是一項開發深海資源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已成為生物科學和腐蝕科學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近年來,金屬沉積菌(Metal DepositionBacteria) 致使的微生物腐蝕問題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Dickisen 等提出了關于細菌沉積金屬氧化物的觀點 , 認為球衣菌屬、鐵細菌屬、纖毛菌屬加速了金屬的氧化 , 都是一些常見導致微生物腐蝕的鐵氧化類屬。天然海水金屬沉積菌生物膜可以改變金屬 / 生物膜界面環境 , 加速易鈍化金屬 ( 鋁、鎳基合金及不銹鋼等 ) 腐蝕。


    2 影響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環境因素

     

    深海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對微生物腐蝕過程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環境因素作用不同 , 微生物腐蝕過程也有所不同。影響深海微生物腐蝕過程的環境因素主要有鹽度、pH 值、流速、壓力、溫度等。


    首先 , 深海環境中海水鹽度約為3.5%, 變化范圍小 , 在整個深海環境下對裝備結構的腐蝕可以視為一個常量。


    鹽度對裝備結構材料的腐蝕行為主要來源于氯離子的作用。如果海水鹽度小于 3%, 則腐蝕速率會隨鹽度的增加而加快 ; 若鹽度大于 3.5%, 腐蝕速率則明顯下降。其次 ,pH 值是電化學腐蝕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深海環境的 pH 值相對穩定 , 一般位于 7.4~8.2 之間 , 對多數金屬和合金的腐蝕過程沒有顯著影響 , 但鎂鋁合金會隨著 pH 值的降低 ,其點蝕及縫隙腐蝕逐漸加強。再次 , 流速在微生物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 其影響主要表現為對腐蝕過程的促進作用。雖然較大的流速會削弱腐蝕產物對材料表面的保護作用 ,加劇去極化劑溶解氧的過程 , 增加材料表面的沖蝕和磨蝕 , 但針對不同的材料 , 流速對其腐蝕行為也不相同 , 存在一定的差異。Wang 等研究了不同水流速度對海洋常用鋁合金以及船體結構材料腐蝕的影響 , 發現 Al-Mg 系和 AI-Mg-Mn 系合金耐水流沖蝕的能力較強 ,可以與 Cu-Ni 合金媲美。在無電偶腐蝕作用時 ,LF5 和 2103 鋁合金的耐沖蝕能力最好。對于船體結構鋼來說 ,Ni、Cr的加入可以減弱水流對鋼的腐蝕 , 在高流速 (>4.5m/s) 時更為明顯。


    深海環境的顯著特點是壓力大(>50 MPa)。為了研究水壓對腐蝕行為的作用 , 學者們普遍利用實驗模擬裝置 , 通過改變靜水壓力來測試不同材料體系的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Liu 等和Yang 等研究了低合金鋼在不同靜水壓力下的腐蝕行為 , 指出靜水壓力降低了低合金鋼的耐蝕性能 , 但是不同鋼種在表面形成的腐蝕產物也不盡相同。同時 ,靜水壓力加速了腐蝕速率 , 降低了點蝕形成概率。另外 , 對于不銹鋼等鈍性金屬 , 靜水壓力則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腐蝕行為。據相關實驗研究分析指出 , 靜水壓力增強了氯離子的活性 , 降低了鈍化膜的穩定性 , 加劇了點蝕速度。然而 ,一些不銹鋼在較高靜水壓力、較低溫度和溶解氧濃度的條件下 , 腐蝕的速率還是相對很低。靜水壓力等環境因素對不同種類不銹鋼的腐蝕行為有不同的影響作用 , 具體的影響作用及腐蝕過程的演變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另外 , 對于鈦合金這種鈍性金屬來說 , 有關研究表明 : 鈦合金 Ti6Al4V 在 500~5100m 深度范圍內進行實海掛片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腐蝕 , 且對掛片的拉伸性能也沒有任何影響。同時 , 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大 , 鈦合金 Ti6Al4V 在深海下的磨損率會迅速降低 , 其在深海化學 / 力學等多種作用下可以保持良好的耐磨 / 耐蝕性能 , 即使在環境更為惡劣的深海熱液區 , 鈦合金的腐蝕失重量也很小。


    另外 , 海水溫度對深海裝備的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的影響較為復雜。隨著海水溫度的升高 , 一方面 , 物理 / 化學過程的反應速度加快 , 腐蝕加速 , 例如Mclntire 等發現海水溫度每升高 10℃ ,Fe的腐蝕速度約增加一倍 ; 另一方面 , 氧溶解濃度降低 , 腐蝕減弱。對于深海環境 , 除深海熱液區外 , 海水溫度相對穩定。從文獻可知 , 我國南海海域海水溫度與海水深度的關系如圖 1 所示 , 在海平面以下 300m 左右的區域 , 海水溫度變化較快 , 且易受不同季節洋流的影響 ; 在水下 500~2000m 區域 , 海水溫度變化平緩 , 且趨于穩定 ; 在深度大于2000 m 的區域 , 海水溫度基本保持在0~4℃之間。因此 , 在深海環境中 , 海水溫度對深海裝備的腐蝕影響較小。


    與此同時 , 氧作為海水中重要的去極化劑 , 對海洋裝備的微生物腐蝕過程具有重要影響。一般腐蝕速率會隨著海水溶解氧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加大 , 但是由于同時受到其它海洋環境因素的影響( 深海環境主要表現為壓力因素 ), 不同金屬表現出的腐蝕行為也不相同。低碳鋼、馬氏體時效鋼和等溫淬火球墨鑄鐵幾種合金均在淺海(氧充足)區域腐蝕速率較高,在深海區域腐蝕速率較慢,深海中的溶解氧濃度能夠滿足維持金屬表面鈍態的要求。當溶解氧和溫度共同作用時,溶解氧濃度對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的影響作用更為明顯。


    深海中不同環境因素之間相互影響,且易受到季節、氣候、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對深海裝備結構和材料的應用環境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開展微生物實海試驗研究,實施實時監測,是掌握深海裝備結構和材料在深海環境中的腐蝕行為及性能的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3 深海微生物腐蝕研究方法

     

    由于深海環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研究深海裝備的微生物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深海微生物的采集和培養技術、微生物腐蝕試驗方法和微生物腐蝕檢測技術等。


    首先,深海微生物的采集和培養技術方面。由于深海微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特殊性,它們的采集和培養技術也具有廣泛性和特殊性。以前從深海采集的微生物樣品,需在常壓和高壓下分離、培養得到純種微生物,但這種方法只能提取到深海微生物的一小部分物種。目前對這些微生物物種已采用微生物微量板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掃描電鏡法、透射電鏡法、光電子能譜法、電子衍射法、激光共聚焦法等技術來鑒定深海微生物種類,了解腐蝕產物、代謝產物等的類型及組成。其中,分子生物學技術可開展細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探究其附著機理,可得到更多的生物多樣性;掃描電鏡技術可用不經脫水處理的生物樣品直接進行觀察,保持了樣品的原有形貌,為深海微生物腐蝕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并且激光共聚焦技術可以在納米水平上對微觀形貌進行掃描和三維觀察,可用于微生物腐蝕過程的原位分析,大大提高了對微生物腐蝕機理的認識。在深海微生物的培養方面,高壓培養技術已經成熟,但是從前期的微生物采樣到樣品的保存、轉移等過程中不能很好保持原位壓強,這一困難尚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目前日本、法國已成功研制深海微生物培養與檢測設備。雖然設備體型龐大、操作復雜,不適合小型機構開展深海極端環境模擬,但是它可以從 6500m 水深的海底取樣,使其存活,還可保障其順利繁殖。國內哈爾濱工業大學也設計了一套地面模擬深海環境的微生物培養設備方案,其壓力在 0~60MPa 連續可控。


    其次,深海微生物腐蝕實驗方法方面。深海微生物腐蝕實驗方法主要有實海測試方法和實驗模擬方法。實海測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裝備在深海海域可靠的腐蝕信息,但其不穩定因素(例如洋流、地震海嘯等)較多,難以對特定環境因素進行控制和實時監測,不能準確得到特定環境因素對腐蝕行為的影響關系,只能定期觀測裝備的腐蝕形貌,得到的腐蝕信息有限,多為多強場耦合作用的結果信息。美、英等歐美發達國家在上世紀 60 年代到 90 年代已對不同材料的深海耐蝕性進行了一系列的實海試驗,取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在深海實海試驗方面,美國最早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工作。在距加州懷尼美港西南150km、海平面以下 1829m 以及距懷尼美港以西 139km、海平面以下 762m 的太平洋海底進行了多種材料的深海腐蝕試驗,其中除了生物腐蝕試驗研究外,還包括應力腐蝕、電偶腐蝕、焊接接頭腐蝕、涂層腐蝕、腐蝕產物分析等,獲得了很多實測數據。1975 年,前蘇聯在太平洋海域利用水文浮標研究了碳鋼、不銹鋼、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的平均腐蝕速率和局部腐蝕程度,涉及水深范圍為10~5500m,腐蝕時間為20d和40d。同時,針對鋁鎂合金,英國研究了其在表層和深海中的腐蝕行為,為深海腐蝕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挪威在北部大陸架也開展了深海腐蝕實海試驗研究,并在北挪威海進行了材料深海陰極保護參數的試驗研究,深度為 100~1335m。到本世紀初,印度也在不同海域開展了大量的實海試驗,研究了 22 種結構材料在深海海域的腐蝕行為,取得了大量試驗數據。我國于2008 年首次開展了南海海域深海實海試驗研究工作,涉及暴露試驗、應力腐蝕試驗、深海電位測量試驗、深海微生物腐蝕試驗等,取得了一定成果,為后續深海微生物腐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實驗模擬是一種有效的試驗方法,不僅可以避免深海環境實海測試的高壓、低溫等困難,還可以對不同環境因素進行模擬和控制,同時進行實時監測,以此來模擬裝備在真實深海環境中的腐蝕情況和深海微生物腐蝕過程。國內外學者在實驗模擬方面開展了許多研究,主要通過搭建實驗平臺來模擬深海試驗環境,以自行設計模擬深海實驗設備為主,例如國外 Cormet 公司利用流動循環系統來搭建實驗模擬平臺,控制海水的溫度、壓力、溶解氧濃度等物理化學參數,所有實驗參數均由計算機系統集成控制;Seyfried 等設計并制造了一套高溫高壓控制系統;Haljasmaa 等設計了一種可用來模擬深海環境中不同壓力和溫度下海水溶解的CO 2 數據的試驗平臺;美國 Minnesota 大學地質地球物理系研制了一套相對先進的深海極端環境模擬裝置 , 可采用商業化控制閥技術實現微流量控制(精度小于 0.1mL),壓力可達 45MPa。國內哈爾濱工程大學采用高壓釜作為反應場所搭建了 2 套深海模擬實驗平臺,可控制壓力和溫度這兩個深海腐蝕參數,但目前國內外尚無能夠在高壓水條件下精確測量深海溶解氧濃度的溶氧探頭;中船重工 725 所研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海試驗裝備,可實現對高壓釜內介質溫度和壓力的精確控制,但無法實時監測溫度的變化,也無法控制和測量溶解氧濃度的變化;浙江大學研制了一套用來模擬深海生物生長環境的高溫高壓實驗模擬平臺,溫度、壓力和流速可調,并能添加微生物營養成分,最高壓力可達 60MPa;哈爾濱工業大學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面模擬深海環境微生物培養設備的設計方案,探討了高壓密封、腐蝕防護、取樣觀察等關鍵技術;北京康科聯新技術有限公司設計了一套用于模擬深海環境材料耐腐蝕性能的實驗裝置,可模擬深海低溫高壓環境;尹衍升等研發了一套用于研究材料在深海熱液區腐蝕行為的熱腐蝕模擬裝置,可準確模擬海底熱液區溫度和腐蝕環境,為海洋材料的開發提供依據。


    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也搭建了各自需求的深海實驗模擬平臺,都可以對溫度和壓力參數進行測量和控制,但都未涉及溶解氧濃度的精確測試問題。


    深海環境實驗模擬裝置的設計和研究都還有很多不足,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實驗模擬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最后,微生物腐蝕檢測技術方面。深海微生物腐蝕涉及物理、化學、材料等多個研究領域,研究對象包含基體材料、電化學,需要采用電化學、微生物學、化學分析方法、表面分析方法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腐蝕行為及腐蝕過程的測試與分析。同時,也在設計不同的微電極和腐蝕原電池模型用于腐蝕過程研究。


    電化學方法研究

     

    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主要是利用極化法、阻抗法、噪聲法等間接或直接檢測微生物膜引起的電化學參數的變化,了解微生物腐蝕的行為和過程。電化學極化是指電極反應過程速度由電化學步驟來控制的極化。在電化學極化技術中,依據極化曲線的變化趨勢可以了解電極極化的程度,獲得相應的電化學參數,從而分析微生物腐蝕程度和腐蝕行為。電化學阻抗譜(EIS)方法是電化學腐蝕檢測的一種重要研究方法。它利用小幅度正弦波對測試系統進行擾動,獲得系統反饋信息和響應結果,從而得到相關的電化學參數,是一種從頻域獲得被測信號的監測技術,可以在 10-4~10-5Hz 頻率范圍內獲得電極界面發生變化的動力學信息。同時,依據電化學阻抗譜圖(Nyquist 圖和 Bode圖),可推測出各個狀態參量對電極狀態的影響,得到腐蝕體系的電化學參數信息。等效電路法是電化學阻抗譜分析的常用方法,通過建立等效電路獲得各個界面的主要參數,并通過用相位角元件替代電極的雙電層電容來避免“彌散效應”的發生。電化學阻抗譜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是金屬腐蝕領域,通過測量阻抗譜可獲得極化電阻(與腐蝕電流大小成反比)和界面電容(反映腐蝕金屬表面粗糙度變化、鈍化膜的形成及破壞、腐蝕產物的形成等),還可揭示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的變化規律。Arzola-Peralta 等采用電化學阻抗譜技術研究了碳鋼在不同濃度 Na 2 SO 4 溶液中的腐蝕電流密度和腐蝕機理。Zhang 等利用局部電化學阻抗譜研究 Fe-Cr 合金在幾種不同 pH 值溶液中的腐蝕行為,其耐蝕性能隨著溶液 pH 值的不同而不同。閆林娜等用極化曲線和阻抗譜研究了 304不銹鋼在海水中的腐蝕行為,指出海水中的細菌對其的腐蝕起到促進作用,可誘導不銹鋼點蝕的發生。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化學阻抗譜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金屬電沉積、合金電鍍、半導體材料、生物傳感器等領域,且已開發出模擬軟件來輔助電化學阻抗譜解析,例如ZView、Equivcrt、EIS300 等。電化學噪聲(EN)是電極反應導致變量信號發生隨機波動的現象,是在恒定電流下測量電極表面電流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是一種原位無損的檢測方法。電化學噪聲法是一種新穎的電化學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都采用此方法對金屬的局部腐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例如 Rios 等利用電化學噪聲法研究浸泡在海水中鋼材的腐蝕過程和腐蝕行為;Cai 等利用電化學噪聲法獲得了純鋁在氯化鈉溶液中點蝕過程的噪聲特征,與腐蝕形貌有很好的對應關系;Sakairi 等利用此技術研究了金屬離子對浸在低濃度氯離子溶液中的鋁合金的電偶腐蝕行為的作用關系。電化學噪聲法在金屬腐蝕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還在微生物腐蝕機理、表面膜的動態特性、材料腐蝕速率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究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微生物學技術方法包括利用微生物試驗方法分離、培養、鑒定微生物的種類,運用生物學染色方法等觀察分析微生物附著的形態特征,并開展微生物尤其是細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探究其附著機理;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制備生物探針,評測微生物膜特征及性能;檢測膜內腐蝕微生物,開展微生物間相互作用及其代謝產物的研究;運用生物化學方法分析菌株的生理特征及對防腐劑的抗性機理等。


    微生物學技術在微生物膜的探測和構成、表面附著機理及菌株抗性機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探測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


    化學分析方法一般包括有機化學分析和無機化學分析,分析對象分別為材料基體和微生物腐蝕產物(如硫酸鹽還原菌腐蝕產物硫化氫和鐵硫化物等)。


    無機化學分析雖然可以描述微生物的腐蝕水平,但還無法真正揭示微生物腐蝕的原因。另外,化學分析方法還涉及環境因素分析,例如酸堿度、鹽度、溶氧量等。


    表面分析方法是指利用電子、光子、離子、原子、電場、熱能等與固體表面的相互作用,測量從表面散射的粒子的能譜、光譜、質譜、空間分布,得到表面結構、表面成分、表面物理化學過程等信息的各種技術的統稱。它不僅可以觀察到深海微生物腐蝕的表面形貌和腐蝕特征,還可以用于分析腐蝕產物的成分和表面膜特征,是研究深海微生物腐蝕的重要手段。


    另外,掃描電鏡、透射電鏡、高效液相色譜儀、紅外光譜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光電子能譜等,為分析微生物腐蝕表面形貌、腐蝕類型等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成為研究微生物腐蝕行為和腐蝕機理強有力的手段 ,大大提高了對微生物腐蝕機理的認知。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腐蝕監測儀器的廣泛普及,微生物腐蝕監測技術逐步向實時在線監測技術方向發展,微生物腐蝕監測設備向更加的自動化、智能化、快速化發展,可針對不同腐蝕類型,快速實現腐蝕的動態實時監測、數據的存儲和處理,提高監測效率,降低監測誤差率,完善腐蝕監測系統性能及安全指數,為搭建完整的多功能腐蝕監測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腐蝕監測信息的獲得和評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4 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的防護措施

     

    在深海環境下,水下裝備一般采用涂層保護、陰極保護或是對裝備表面進行特殊工藝處理的方式來進行微生物腐蝕的防護。


    涂層保護是指在裝備的內外表面進行涂層保護,通過涂層的隔離作用來防止周圍環境中的水、微生物及腐蝕介質進入,抑制電化學、化學反應,以達到防腐的目的。為了提高涂層保護的防腐效果,水下裝備的表面性能和涂層屬性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表面和優質的涂層大大提高了深海裝備的涂層保護效果,有效抑制了深海裝備的微生物腐蝕。在深海環境下,由于壓力很高,一般使用環氧瀝青、噴塑、聚烯等涂層用于深海裝備、管線防腐控制。也可根據深海裝備的操作工況,選擇合適的涂層進行防腐保護,例如在高溫(大于 110℃)時,一般選用 FBE/PP 涂層進行腐蝕控制,而在 70℃時一般選用 PE或人造橡膠涂層。


    陰極保護是一種控制金屬電化學腐蝕的防護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深海裝備碳鋼及不銹鋼的微生物腐蝕。采用陰極保護方法后,保護一旦停止,微生物附著引起的腐蝕將會對深海裝備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常用的陰極保護方法主要有犧牲陽極法和采用外部施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技術。在海洋環境中,通常采用的陽極材料是鋁 - 鋅 - 銦的合金材料,會大大減弱海洋裝備(如船舶、潛艇等)、海洋設施等構筑物表面的腐蝕問題。


    對裝備表面進行一定的特殊工藝處理也可以起到防腐的效果,例如加注緩蝕劑、合金表面氧化工藝等。通過采用加入緩蝕劑工藝,在深海裝備表面形成穩定的保護膜,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


    這種加入緩蝕劑工藝需要確保緩蝕劑準確到達被保護位置并有足夠的緩蝕劑量才能達到預期的減腐和防腐目的,常用的緩蝕劑主要是含氮有機物。除了深海裝備外,深海油氣管道的一種重要防腐措施也是這種加注緩蝕劑法。


    對鋁制或是鋁合金制深海裝備及其部件表面進行氧化工藝處理,也可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這種工藝是通過增加裝備表面的氧化膜來實現鋁合金制的防腐效果 ,主要有化學氧化法和陽極氧化法兩種。化學氧化方法主要有磷酸鹽 -鉻酸鹽法、堿性鉻酸鹽法和磷酸鋅成膜法等,而陽極氧化法主要是采用硫酸法、鉻酸法和草酸法等工藝。另外,對于鋁制或是鋁合金制深海裝備及其部件采用一定的熱處理工藝也可以達到防腐的目的。


    5 結語與展望

     

    近些年,深海領域的研究逐漸成為各國研究競爭的熱點,尤其是深海微生物的研究。在深海惡劣環境下對深海微生物腐蝕的研究,不僅為深海裝備結構和材料的微生物腐蝕提供依據,也為極端環境下維持深海裝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供資料。由于深海環境的苛刻條件,深海環境中的微生物腐蝕面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比較復雜,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目前,雖然國內外學者已在深海實海試驗和實驗模擬試驗研究中獲得了大量的試驗數據,但是有關深海微生物腐蝕的研究不多,深海環境模擬的方法和技術也尚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和不足之處,還需大力開展深海微生物腐蝕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工程裝備在深海極端環境下運行的穩定性。同時,應加強以應用為目的的深海裝備微生物腐蝕性能研究,探索其在深海極端環境中的腐蝕規律和防護方法,為深海裝備科學合理的應用提供重要保障;應注重實海試驗和實驗模擬試驗的結合,有效地研究深海微生物腐蝕行為和腐蝕過程,建立深海微生物腐蝕數據庫,為深海裝備結構和材料的選用提供可靠依據,這也是今后深海環境腐蝕研究的重要方向;應有效共享相關學科的深海環境研究平臺和資源,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建立互惠互利、共贏的深海環境研究方法,加快深海環境微生物腐蝕研究步伐,為深海裝備的設計應用、深海資源的開發利用、深海生態環境的探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中文字幕一级理论片 | 一级少妇女片试看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