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是1985年經國家科委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于1987年批準成立的。UNDP投入100萬美元,中國政府投入350萬人民幣,建造了3500m2的腐蝕實驗室,購置了一批先進設備,選派教師到國外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進修、培訓,邀請國外知名專家講學,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的人員活躍在全國各個工業領域。是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氫脆及應力腐蝕專業委員會、防腐蝕工程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近幾年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研究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除購置了環境掃描電鏡、多臺不同型號的原子力顯微鏡、高溫高壓應力腐蝕試驗機、納米壓痕儀、高溫高壓硫化氫實驗裝置外,實驗室面積也得極大改善,面積達到6000m2,有了以“腐蝕樓”命名的獨立實驗大樓。以腐蝕中心為基礎,申請到了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評價裝置”并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
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主任為巖雨教授、副主任為孟惠民教授,支部書記為王德仁副教授。目前由如下幾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構成。
1。國家材料環境腐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網綜合研究中心
2。“環境斷裂”教育部重點試驗室
3。“腐蝕與防護”教育部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4。“腐蝕、磨蝕與表面技術”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5。北京市表面納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以上研究機構分為材料失效與控制研究所、腐蝕控制系統工程研究所以及表面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三個部分進行管理和考核。
腐蝕與防護中心有教師35人,其中正教授17人(博士導師15人),副教授15人,講師4人。是由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入選者、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組成的老中青有機結合的學術梯隊,是一支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隊伍。北京科技大學腐蝕與防護中心已經成為國際上知名的三個腐蝕與防護中心之一。
腐蝕與防護中心主要從事材料環境斷裂、高溫腐蝕與表面工程、腐蝕控制系統工程、電化學工程與材料、環境損傷與控制方面的研究。目前負責國家自然腐蝕野外臺站、國家重大基礎條件平臺建設、“973”、“863”、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眾多面上基金項目、軍工項目等國家項目和其它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廠協項目。每年可以經費在4000萬元左右,其中80%以上是國家縱向經費。近年每年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2008年發布論文170余篇,影響因子4.0以上的有4篇,2.0左右的32篇。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在過去5年撰寫專著8部,教材3部。
目前主要設備有47臺(套),設備資產值5200萬元。如多臺鹽霧、干濕、溫濕、模擬氣體發生器、沖刷腐蝕等模擬設備;各種鍍膜、噴涂等制備設備;掃描電鏡、原子力顯微鏡、納米力學壓痕儀、電化學綜合測試儀等先進檢測和研究設備。
腐蝕與防護中心目前有李曉剛教授、董超芳教授、杜翠薇教授、張達威教授、宿彥京教授、李金許教授、路民旭教授、孟慧民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8大梯隊構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