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他的一生,不負科研也不負愛情,曾笑言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遺憾
    2019-11-06 09:52:56 作者:黃海華 來源:上觀新聞 分享至:

    56176619-9d25-4d0b-b430-832981c26707.jpg

    斯人雖去,風范長存。材料科學家嚴東生的一生,就像他90歲研制成功的閃爍晶體,光芒耀眼,書寫傳奇。盡管“文革”時遭遇過困厄,他卻微笑著說,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遺憾。


    去年10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舉行。


    濟濟一堂中,讓我們再一次走近嚴東生,感受其“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不尋常一生。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當50歲的嚴東生在國際首創新型陶瓷基復合材料時,沒有人想到他會在90歲時站在更高的科學高峰上。

    20181012060530_ee761795b27556f1f5f07ca051405e07_2.jpg

    1985年,嚴東生在實驗室研究晶體結構


    嚴東生中學畢業時,他的家人希望他報考稅務學校,可以捧上“金飯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卻填了清華大學化學系,因為當時的祖國積貧積弱,他的夢想就是“科學救國”。


    志存高遠,敢為人先。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嚴東生始終保持著創新精神。1950年2月,新中國成立沒多久,他中斷博士后研究急切地回到了祖國。當時,國家急需重振鋼鐵工業,嚴東生赴鞍鋼主持制定了我國第一個耐火材料的生產、檢驗、測試標準;嚴東生主持研制的耐高溫燒蝕材料,解決了導彈防熱的難題,成為給導彈穿上“外衣”的人,使得我國第一代洲際導彈完好無損地落入預定海域。這種材料還用于我國人造衛星上,在我國載人宇宙飛船“神舟”號上也有它的蹤跡。90年代初,嚴東生敏銳覺察到納米材料的研究趨勢,在他的大力推動下,“納米材料科學研究”成為國家“攀登計劃”首批項目之一,至今仍在繼續拓展;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們觀測到類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顆新粒子,探測器上的鎢酸鉛閃爍晶體正是嚴東生帶領團隊研制的;2017 年,我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學成果,悟空“視網膜”上的世界最長鍺酸鉍晶體,也是在嚴東生團隊早年的閃爍晶體研究基礎上完成的。

    20181012060530_ee761795b27556f1f5f07ca051405e07_3.jpg

    2009年,嚴東生獲歐洲核子中心CMS晶體獎


    其實早在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嚴東生。當時,丁肇中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中的L3探測器,準備采用新型鍺酸鉍(BGO)閃爍晶體做探測器中的電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體必須長達30厘米,此前從未有人實現。嚴東生組織團隊攻關,最終拿下了供應合同。因此,當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決定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需要數以萬計新型鎢酸鉛(PWO)閃爍晶體時,第一個就想到了嚴東生。只不過這一回條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時間里就要拿出全部晶體。85歲高齡的嚴東生再次掛帥,他不僅可以脫口而出一連串PWO晶體的性能測試數據,還親自到位于江蘇昆山的原料生產車間查看晶體質量。沒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鹽所成功交付了約5000根高質量的大尺寸PWO閃爍晶體,那時嚴先生剛過90歲生日。


    嚴東生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位戰略科學家。他曾參與1956年我國第一個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擬定了方向。當時制定《規劃》的科研人員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年僅38歲的嚴東生也在受邀之列。

    20181012060530_ee761795b27556f1f5f07ca051405e07_4.jpg

    1984年,嚴東生在北京起草中國科學院改革提綱


    上世紀80年代,嚴先生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他花兩三年時間跑遍了全國各省市的15個中科院化學學科研究所。每到一個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個個實驗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況。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個科技體制改革方案。他還提出,創建開放研究所和開放實驗室,破除部門所有制,把科研設施供科學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動研究人員,打破近親繁殖。


    在獲獎名單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現,要么就放在最后


    虛懷若谷,大師風范。幾乎每一個和嚴東生有過接觸的人,都會感慨這樣一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雙院士,如此謙和淡然,一點架子也沒有。


    “嚴先生領導了那么多項目,但在獲獎名單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現,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鹽所施劍林研究員說,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為人梯。


    李培俊研究員珍藏著一份已經泛黃的英文修改稿,已將近40年。1979年6月,他寫了一篇科普文章,并翻譯成了英文。橫改豎改之后,他對自己的英文實在不滿意,于是想請說一口地道英文的嚴東生潤色一下。當時嚴東生已擔任上海硅酸鹽所所長,他一聽便爽快地答應了,對這篇英文稿進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和修改。


    不僅對待下屬和同事如此,嚴東生對學生的論文審閱同樣仔細嚴謹,甚至參考文獻的標點符號,都會一一改正。他自費訂閱了許多國際頂級學術期刊電子版,經常細致地做好讀書筆記,再拿給學生看。


    “嚴先生派出去留學的學生基本都回來了。”上海硅酸鹽所副所長楊建華說,這與嚴先生的個人魅力和教誨是分不開的。嚴先生在生活中非常樸實和節儉,但他出門或跟人談話一定會穿著整齊,他常說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按理說見自己的學生可以不用太講究,但他也從不忽視。”


    20年前,有人到所里推銷襯衫,好的名牌襯衫當時五六十元一件,很多人都買了,嚴先生卻只買十幾元一件的襯衫。1998年2月10日,是嚴先生80歲生日,他一下捐出了20多萬元積蓄,設立了助學獎學基金。

    20181012060530_ee761795b27556f1f5f07ca051405e07_5.jpg

    嚴東生和妻子孫璧媃


    正如對科研始終如一的追求,嚴東生和妻子孫璧媃的愛情,也堪稱佳話。自19歲邂逅愛情后,嚴東生和妻子一直相濡以沫。兩人經常手牽手,一起散步一起聽古典音樂。嚴東生直到80多歲還在打網球,一回頭就能看見妻子體貼地拿著毛巾和水。2014年,孫璧媃在醫院里住了3個多月,嚴東生每天下午都去醫院陪她說話,一直到晚上被醫院“勸”回家。“你在那邊等著我,我們很快就會再相見的。”在妻子的追悼會上,嚴東生做出了最后一次承諾。

    20181012060530_ee761795b27556f1f5f07ca051405e07_6.jpg

    伉儷情深


    嚴先生最后的日子定格在了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享年98歲。他的一生,不負科研,也不負愛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中文字幕Av在线综合网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