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突破7000米深海,創造“中國深度”后,近期又傳出我國將挑戰萬米載人深潛的消息。據悉,2020年左右,中國人將入海11000米,探索目前地球已知的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12月5日,科技部公開發布,全球個頭最大、工作壓力最高的“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在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德陽制造基地開工建設。這個裝置正是我國全海深(最大工作深度達11000米)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研發相關項目之一。
擁有兩項全球之“最”的裝置長什么樣?它對中國人探索萬米深海又有何用?12月8日,記者走進中國二重德陽基地一探究竟。
大型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設計效果圖
裝置建成后
陸地上模擬11000米深海壓力
“2016年8月啟動建設,目前剛完成輔框架鍛造。”在中國二重鑄鍛公司廠區,該公司營銷部項目負責人徐詩勇告訴記者,目前裝置還處于初加工階段,整體面貌無法看到,“裝置的作用是為了在陸地上模擬11000米的深海環境,從而方便進行試驗,摸清所有參數。”
如何模擬?“主要是壓力的問題。”他打開一幅裝置效果圖。圖上,三組操場形狀的機架直立,中間包裹著一個高4.8米、內徑2.8米的大圓筒,載人潛水器就將“住”在圓筒里進行試驗。“圓筒就是壓力艙,里面可以自動升降壓。”他介紹說,馬里亞納海溝是目前地球所知的最深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近11000米。那里黑暗寒冷,水壓達110兆帕,被稱為“黑暗禁區”。而按照設計要求,該裝置主體框架結構最大工作壓力可達180兆帕。
裝置現已完成輔框架立柱和半圓梁的鍛造,進入初加工階段。下一步,將在第三方監理見證下進行性能檢測和探傷,對達到技術要求的產品進一步開展精加工。
難在超高壓
1個“指甲蓋”承受1100公斤壓力
據介紹,該裝置的研發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立項支持,目標是為我國自行研制的全海深載人球殼提供壓力測試條件,同時提升我國超高壓試驗裝置的設計和制造能力。
在中國二重鑄鍛公司大型鑄鍛件研究所副所長沈國劬看來,就裝置而言,“超高壓”就是最大的技術挑戰。
水壓110兆帕是個什么概念?“如果這個壓力的水,從一個一元硬幣大小的槍口出來,可以切斷鋼板,就像現在用的超高壓水刀。”他告訴記者,要在陸地上模擬萬米深海壓力,就相當于1個手指甲蓋般大小的面積要承受1100公斤壓力。這對材料技術指標和現場工藝提出了“超高要求”。例如鋼水純凈度、夾雜物含量、機械性能等都要“精益求精”。
一體式壓力筒在研制大容積、超高壓試驗裝置時,難以克服應力集中的問題,存在很高的技術風險及安全隱患。沈國劬表示,該裝置容積與工作壓力組合技術難度目前在國際上已達最高級別,“可進行筒體內環境數據監測、升降壓自動控制的壓力試驗系統,在超高壓試驗裝置的技術領域已屬國際領先水平。”
打破“禁區”
成功后中國人將“暢游”深海
“這個裝置一旦試驗成功,‘中國造’深海潛水器就能載人去到深海任何一個地方。”在徐詩勇看來,在國際海洋界,深海載人潛水器一直占據海洋開發的制高點,其技術水平體現一個國家在材料、控制、海洋學等領域的綜合實力。而“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就是為我國自主研發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服務的。
2016年6月至8月,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了我國首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此次科考中,我國“海斗”號無人潛水器創造10767米深潛紀錄,使我國成為繼日、美兩國之后第三個擁有研制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
而在載人深海潛水器方面,我國的“蛟龍號”擁有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這意味著它可以在99.8%的海域自由行動。我國也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沈國劬認為,如今,以“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為代表的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攻關已經穩步展開,未來,中國開發利用深海資源將更加如魚得水。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 科技部, 載人潛水器, 德陽, 深海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