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中國人的盤中珍饈螳螂蝦的獨特螯棒結構,可以保護它們在碾碎甲殼類獵物時自身不致受傷,或可為研發航天器所需超硬材料提供新思路。

螳螂蝦在中國俗稱“皮皮蝦”,正式名稱為“蝦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里弗賽德分校一個團隊專門對粉碎型蝦蛄的螯棒結構進行了研究。螯棒又被稱為“趾棒”,此前已知它是無機甲殼質構成的多層結構,外部是可以防沖擊的堅硬外衣。
趾棒內部又分成兩個區域,第一個區域分布著螺旋狀纖維物質,可以吸收沖擊能量;第二個區域被稱為“條紋區”。最新研究顯示,趾棒的條紋區高度整齊地排列著纖維物質,它們緊緊包裹著趾棒,保護趾棒遭受沖擊時不會擴張開裂。
美國空軍科研辦公室投資750萬美元資助了這項研究。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先進材料》雜志上。研究團隊希望據此開發下一代復合材料,包括航天器及運動頭盔等領域所需的超硬材料。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殷鵬飛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2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