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本號的推文《關于如何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讓我們做一套選擇題吧》引發了很多困擾于論文習作的讀者的共鳴,如何寫出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這大概是每個希望通過學術產出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學人,必須要去面對的一個問題了。
原因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競爭的激烈,我們遲早都要走上以質量求發展的道路——是的,我們要以數量求生存,可那些發表在各種普刊上的,涉及各種不同研究方向和專業領域的各種玩票型學術產出,早晚都會成為你學術成長的障礙甚至羞恥。
你在科研幼兒園大班時候做過的那些荒唐事兒,遲早會讓你在科研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付出代價。比如,你曾經在《某江月》《某文學》《某理論》上發表的那些“未成年論文”……
哎,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啊。
好了,通過對于那些年你做過的那些難以啟齒的事情的不斷復盤,你終于意識到:只有提高學術產出的質量,你才有可能撩到高級別的科研項目、碩士生導師的頭銜,以及各種高大上夢想的終結者——教授職稱。
你咋這么幸運呢,我都開始羨慕嫉妒恨你了。因為我左想右想,還是覺得應該在那套選擇題之外,再補充這么一篇推文,來對那套選擇題無法涵蓋的和存在爭論的問題,做一個說明。
我建議各位對照著那套選擇題來看這篇推文,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為我帶來更多的流量……額,我的意思是,可以讓你收獲更多的啟示。
1.關于設計論文標題的注意事項,需要補充的是:
確保讓文章研究的主要問題成為標題的“題眼”和中心詞,而不是定語或者其他修飾成分;
在忠實論文核心內容,保持凝練、精準的基礎上,盡可能酷帥、性感、絢麗、嗆鼻子、辣眼睛;
正標題不超過20個字,如確有必要,可以加副標題;
如果你在完成論文之后,不曾嘗試著換過三個以上的論文標題表述方式,你就已經失敗了。
2.關于論文摘要,需要補充的是:
一個規范的摘要會把這篇論文的主要觀點完整呈現,也就是說,看完摘要,我們基本就知道這篇文章的“干貨”是什么。
摘要有點類似于中學語文課文中的中心思想,是一個觀點的集合,同時要注意把這些觀點按照一個邏輯線索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自洽的段落。
3.關于論文的關鍵詞,需要補充的是:
一般意義上的關鍵詞應該是學術專有名詞,起碼也要是個規范名詞,而不是一般化的生活名詞,更不該是動詞。
如有可能,盡量避免類似——建設、嘗試、觀察、調查、分析、創新、探索……之類的詞語,因為它們顯得太不專業了也太嘍(英語單詞,自己補腦)了。如果變成——國家建構、路徑分析、重疊共識、協同創新……之類的,看起來就好很多。當然這個也不好一概而論,要看語境,以及文章的“調性”。
看得多了寫得多了,就會形成好與壞的判斷,哪怕標準是隱形的。
4.關于論文三級標題的格式,需要補充的是:
除非目標期刊有著特殊的說明,按照“一、”“(一)”“1.”的樣式來安排論文標題格式是最穩妥的。
記住,千萬別把突破論文形式規范的底線當成自以為是的風格,在你成為青年長江學者之前,真的沒有如此任性的資本。
記住,在你還無法用自己的能力征服期刊編輯的時候,千萬別讓他認為你連態度都不端正。
5.貌似關于論文三級標題表述方式的答案是有爭議的,我的答案是第一個。原因自己想,你是懂我的,我知道。
“一、問題的提出:未成年人肥胖”“(一)數據分析”“1.來自醫學健康中心的統計數據”。
“一、問題的提出:未成年人肥胖”“(一)數據分析”“1.小胖的肥胖”。
“一、問題的提出:未成年人肥胖”“(一)來自醫學健康中心的統計數據”“1. 數據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數據分析”“(一)未成年人肥胖”“1.小胖的肥胖”。
6.一篇論文的學術增量主要體現在新理論、新方法、新材料。
7.關于論文正文的字數分配問題,我只想提醒各位:
形式美學的那些原則用在論文寫作上也是適用的,頭重腳輕、金字塔形的論文總是看著別扭的,紡錘形的論文看起來會比較賞心悅目——哪怕做女人挺好,可E、F、G……也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你一定看懂了,我知道。
8.關于參考文獻的來源,盡量權威、多樣。記住,你引用參考文獻的檔次,基本就決定了你這篇論文的檔次。
9.一般而言,一篇學術論文的結構性要素(外觀)至少包括: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10.一篇實證研究型論文的邏輯性要素至少包括:提出問題、研究綜述、田野觀察、理論概括、結論;而一篇規范研究型論文的邏輯性要素至少包括:選題緣起、研究現狀、主要觀點、論證過程、結論。
11.那些關于學術論文質量的觀點,都是錯的,屬于觀念上的誤區。
12.關于論文署名的原則,應該是在實事求是和邊際效益最大化之間尋求平衡。在讀碩士博士打算掛導師作為第二作者時,一定要征得導師的同意。然而這里的一個可能的麻煩在于,也許有的導師更希望自己成為第一作者,從而占有你的研究成果。所以,署名有風險,聯系導師要慎重。
最后還需說明的是,我在這里只是盡可能地給出了我所以為的,一般意義上的,可以通約的“高質量學術論文”的觀點,這些觀點的主觀性顯而易見,適用性也值得深究——因為社科類的不同專業論文之間,偏重規范研究與偏重實證研究的論文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這個一般意義上的高質量之外,可能我們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專業文獻閱讀和更大量的論文寫作來探索自己專業和研究傾向里的高質量特性。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