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所“雙一流”高校近三年整體發展情況評價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將“211工程”、“985工程”及“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并于同年11月由國務院印發,決定統籌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時間很快,從計劃實施“雙一流”政策至今整整三年過去了,距離名單公布也足足有一年了,那42所代表了中國邁向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高校發展的怎么樣了?
本文將從投入和產出的兩個角度對這42所高校做一次簡單的描述。
1. 42所“雙一流”高校普遍都是預算大戶,資金投入龐大
在42所雙一流高校中,有35所高校的近三年預算數據比較完整。
通過統計可以發現,其中只有北京大學、天津大學、新疆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四所高校2018年財政預算要低于往年,其他高校均呈現明顯的增幅。
尤其是同濟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云南大學2018年度的預算總額照比前一年出現較大增幅,同濟大學和云南大學甚至是翻倍的增長,這其中和地方政府對雙一流政策的支持不無關系。
其余幾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直屬的高校雖然沒有完整的預算數據,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一塊的投入規模不會小。
具體財政預算情況詳見下表1:
表1:近三年42所“雙一流”高校年度預算情況統計(單位億元)
2. 人才爭奪戰越演愈烈,清北浙頂尖人才數量年均增加近百人
目前國內公認的頂尖人才類別無外乎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杰青和優青等,這些帽子人才也往往是各大高校追逐的焦點。
在過去三年中,兩院院士增選了一次,長江學者目前增選了兩次,杰青、優青和青千則分別增選了三次。
42所“雙一流”高校囊括了其中2848人次,尤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三所高校表現搶眼,三年內尖端人才的規模都達到了200規模級別,遠遠將其他高校甩在身后。
反觀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三年間頂尖人才的規模甚至不足10人,連清北浙的零頭都比不上。
由此可見,在人才爭奪戰上“雙一流”高校也是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三年內42所高校頂尖人才入選情況詳見下表2:
表2:近三年42所“雙一流”高校頂尖人才入選情況統計
3. 科研產出一片向好,但彼此之間差距不容忽視
科研產出有很多衡量的指標,本文因為篇幅所限僅以內地高校普遍認可的ESI被引數據為衡量指標,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也能從一定角度看出各高校科研產出的整體分布情況。
從近三年的整體情況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四所高校科研產出處于一個量級,ESI最新一期的被引均超過80萬次,而參照表1來看四所高校也是預算最高的四所大學,也算是拿錢出成績的“好學校”。
從增長的幅度來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六所高校ESI被引增幅都超過了60%,表現較為強勢。
而也有預算投入增幅很高,但是科研產出增幅卻明顯落后的高校,這就是云南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兩所高校2018年度的預算要遠遠高于往年,但是ESI被引的增幅卻是最低的幾所大學之一。
近三年ESI文獻被引情況統計詳見下表3:
表3:近三年42所“雙一流”高校ESI文獻被引情況統計
4. 高校排名整體進多退少,有高校在QS和ARWU兩大排名中均下降
截至目前,全球四大排名中已先后有QS和ARWU兩個排名公布了他們今年的全球大學排名。
42所“雙一流”高校在兩大排行榜中整體表現尚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和湖南大學10所高校在兩個排行榜中都呈進步狀態。
其余高校可能是在某一個排行榜中進步,但是在另一排行榜中或是退步或是原地踏步。
但是也有兩所學校同時在兩個排行榜上退步不得不引起重視,一所是廈門大學,一所是中國人民大學。尤其是中國人民大學退步明顯。
同時也要說明,東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新疆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四所高校未參與這兩個大學排名。
具體排名情況詳見下表4:
表4:近三年42所“雙一流”高校QS和ARWU排名統計
數據為人工采集,如有遺漏敬請指正。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