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大學公布的一份文件引起網上熱議,據文件顯示,該校博士生吳某在2018年開學伊始的一周時間內,利用技術手段偽造導師簽字和公章,在計劃財經處進行16筆財務報銷時,騙取其導師科研經費10萬余元。被發現后,該生本人提交了檢討書并退回所有款項。隨后,經研究生院院務會審核決定,給予博士生吳某開除學籍的處分。
紅星新聞采訪了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的某位工作人員,據稱,因為正處寒假,尚未得知吳某是否向校方提出申訴。
據公開消息顯示,吳某為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工程力學專業非定向就業博士研究生,導師系東北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和工程力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目前,此事尚無更多細節和官方回應。
對于這則消息,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可能是——畢竟,涉及到科研經費違規違法使用,已經查明的通常都是以項目負責人或主管領導為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這些騙取科研經費的主體,通過開具虛假發票、編造虛假合同、虛列項目開支、編制虛假賬目等手段沖賬套現資金,或者將科研經費挪作他用。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科研經費”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會看到在判決書中,在犯罪主體方面,有74%的犯罪主體為科研人員(25人),另26%是與科研相關的行政人員。在科研人員這一主體中,又有68%是高校教授(17人),32%是科研院所人員(8人)。
涉及科研經費犯罪的34份判決書中,犯罪主體分布。朱彩云/制圖而以學生為主體騙取科研經費的,說實話并不多見,我們運營公號這么多年,報道過多起【導師讓研究生辦卡套科研經費】的案例,但頭一次接觸…博士生翻身騙取導師科研經費的案例。
不過,大家都是從碩博期間過來的,讀研讀博期間,學生幫老師簽章、報賬都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些時候,一些賬號和轉賬都是學生經手,導致學生掌握導師經費的完整去向,這是不是也從側面反映了,學校的財務審批流程上的漏洞呢?
自募格科聘評論看了下大家在知乎上對事件的評價。
大多數人在驚呼666的同時,還是表示出了對這個騷操作的不理解。畢竟都讀到博士了,不想著畢業就算了,一周內從400萬里套10萬,也是膽大?
圖源:知乎
當然,也有人覺得該查下學生的動機,甚至還有人表示,需要對此事進行詳細調查,等待更多細節公布,才方便判斷到底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報賬流程問題,還是另有隱情。
畢竟不管怎樣,我們必須聲明:無論是誰,騙取科研經費的行為都是錯誤的、違法的,到最后也基本會斷送了自己的學術科研道路。
我們同時希望有關部門在制度上能夠完善舉報、監察制度,保護好舉報人信息,切實調查,讓高校科研經費不再被任何人挪用。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