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
科技部將把科技成果轉化這件事當成重點!
3月11日上午,科技部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舉行了記者會。會上,科技部不但點贊了去年體細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等科技成果以及港珠澳大橋、5G等科技攻關,還針對中國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目標、中美研發投入差距、鼓勵民營企業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相關提問進行了回答。
其中,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更是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
——科技部在推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有哪些考慮?
未來如何打造國家強有力的科技創新體系,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
記者會直播過程中,部長王志剛表示,要把科技成果轉化這件事當成重點。一是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技術轉移基地、技術轉移主體,以及技術轉移服務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二是推動符合技術成果轉化的國有資產評價、管理的制度建設。同時,科技金融結合也非常重要。
中國現代化進行必須把科技擺在核心位置
眾所周知,創新型國家是整個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科技部表示,科技創新也有“三步走”戰略,就是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到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意味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作為重要支撐和引領力量,也作為發展的重要動力。
那么,創新型國家的定義是?
王志剛認為,即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要走在世界前列,具體要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來看。定量方面,去年中國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排名,綜合科技創新排在第17位,到2020年原定目標在15位左右,另外科技貢獻率要達到60%。定量指標則包括,研發投入、論文數、專利數、高新區等方面。
同時,科技部指出,要進入創新型國家,目前中國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在基礎研究方面,特別是從0到1的顛覆性技術和基礎理論、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還有不足。其次,國內的創新生態、科研生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鼓勵民營企業不問出身,結合內地與澳門科技的優勢
在記者提到鼓勵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措施時,王志剛表示,目前國內有18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70%都是民營企業。科技部創造的是規則公平、機會公平,不問出身,不分國有或者民營,只看企業在科技創新上面是否有一個長遠的、一以貫之的、全面且系統的戰略。
“只要愿意投身科技,投身國家的創新驅動,科技部在項目、創新平臺、科研平臺建設上都會統一考慮。”
本次記者會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科技部重點強調了澳門在其中的重要地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在整個戰略規劃和建設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方面,澳門科技力量是國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會把香港、澳門的科技力量統籌起來與內地科技力量結合,共同建設好大灣區。
王志剛還透露,科技部就國家所需、澳門所長,以及大灣區建設規劃所涉及的科技創新方面內容進行對接,把內地和澳門科技優勢結合起來,發揮1+1>2的作用。
針對區域的科技發展和建設,科技部表示2019年將加快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度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并會出臺支持雄安新區開放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轉化這件事當成重點
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這次記者會的重中之重。科技成果轉化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體經濟、科技創新、人才、金融)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另外,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把環境做好,把人類共同面臨的一些挑戰應對好,這都需要科技創新。同時,科技成果轉化要素很多,如何擺位?考慮把科技成果本身作為一個充分條件,把政策、法律、金融、政府服務、產業界參與、社會各界支持等方面,作為一個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充分條件,我們的顛覆性產業就出不來。所以,顛覆性產業的充分條件是科技創新、科技成果出現,后面那些是必要條件。
把握科技成果轉化,首先得出成果,在成果方面也要分它的成熟度。一種狀態是,僅僅是一個想法,或僅僅是實驗室里剛開始討論的想法,它本身是一些假設,而沒有印證,或者印證之后還不能轉化;還有一種已經到了轉化的時候,能不能有轉化的合適主體,也就是所謂的技術成熟度,作為手上有成果的和承接成果的,都要注意這個事情,一定是可轉化的。
另外,是市場機制,一定是市場機制來促進轉化。成果的擁有者、成果的承接者,這兩個是主體;政府主要是完善政策,搭建平臺,做好服務。
具體到科技成果轉化,全國人大專門修訂了科技成果轉化法,應該說這個成果轉化法的含金量很高,在各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法律,中國這部法律應該是最優惠和最貼近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實際的。2017年,高校科研機構2700多家,轉讓各項科技成果35.4萬項,增長了近60%,合同額達到了751.76億元,同比增長27.5%。一部好的法律對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非常重要的,這部法律確實是貼近中國實際,符合科技成果擁有方和承接方兩方的意愿。
王志剛提到,下一步,要把科技成果轉化這件事當成重點。一是國家技術轉移體系、技術轉移基地、技術轉移主體,以及技術轉移服務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二是推動符合技術成果轉化的國有資產評價、管理的制度建設。因為它更多的是無形資產,不是像土地、房地產一樣的實物資產。包括最近的科創板,目的也是推進科技型企業的發展,中間有很多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容,也是把無形資產、把能力作為重點,而不是把資金流、把交易額當做重點,這些都是為了促進成果轉化。同時,科技金融結合也非常重要。如果科技是充分條件,金融就是必要條件。我們知道,論證一個數學題,充要條件都成立,這個數學題就證明結束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