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9日),科技部再次公示了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擬立項項目清單。截至今天,已公示的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62個,公示項目達到1350個,中央財政經費約253.34億元。
今天公示的兩個重點專項集中在生物醫學領域,分別是“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和“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其中“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共有36個項目,總經費將近7.98億元。“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共有13個項目,總經費2.67億元。
▎高校成為主要牽頭單位
在這兩個項目牽頭單位中,高校及其機構共承擔22項,在立項單位中占據主導。
其中武漢大學、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分別承擔3項,總經費均超過4000萬元,表現突出;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各承擔2項。蘇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徐州醫科大學等高校各有1項。
▎六所非雙一流高校表現搶眼
此次公示的重點專項清單中的一大亮點是浙江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徐州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等六所非雙一流高校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表現非常搶眼。
六所高校中,前五所高校牽頭項目集中在合成生物學專項,這個領域也是這些高校比較有優勢學科。其中,浙江工業大學鄭裕國院士牽頭的“微生物化學品工廠的設計重構”項目總經費達到3377萬元;深圳大學胡章立教授牽頭的“藥用單細胞真核微藻工程株的設計構建”項目總經費達到2875萬元;南京工業大學姜岷教授牽頭的“低劣生物質轉化利用的人工多細胞體系構建”項目總經費達到2490萬元;徐州醫科大學鄭駿年教授牽頭的“溶瘤腺病毒集成化技術平臺建設及新產品研發”項目總經費2437萬元;南方科技大學蔣興宇教授牽頭的“使用合成DNA進行數據存儲的技術研發”項目總經費達2203萬元。
此外,“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陳林教授牽頭的“遺傳性鈣磷代謝障礙對兒童骨骼等器官發育的影響及機制研究”項目總經費也達到1846萬元。
根據之前公布的重點專項情況來看,六所高校中多所高校此前承擔過多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南京工業大學近三年至少牽頭了5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圳大學至少牽頭了4項,浙江工業大學至少牽頭了3項,表現完全不弱于部分雙一流高校。這些重大科研項目的牽頭實施,將為幾所高校提升科研實力和學科發展水平提供強大動力。
▎“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
合成生物學以工程化設計理念,對生物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 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針對人工合成生物創建的重大科學問題,圍繞物質轉化、生態環境保護、 醫療水平提高、農業增產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學的基本科學問題,構建幾個實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體系,創新合成生物前沿技術,為促進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與經濟綠色增長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撐。
根據此前公布的2018年“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申報指南,2018 年本專項將圍繞基因組人工合成與高版本底盤細胞、人工元器件與基因線路、人工細胞合成代謝與復雜生物系統、使能技術體系與生物安全評估等 4 個任務部署項目。
本次納入公示的“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共有36個項目,總經費將近7.98億元。具體名單如下:
▎“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
“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的總體目標是圍繞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針對生命體發育的編程和重編程 及其代謝調節機制這一核心科學問題,以重大知識創新為出發點,以揭示發育與代謝疾病的發生機制和尋找診治策略為出口,綜合利用遺傳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細胞譜系標記與示蹤等技術手段和模式動物及臨床資源,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增強我國發育與代謝研究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此前公布的2018年“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申報指南,2018年本專項將圍繞以下四個研究方向部署項目:1.器官發育與穩態編程及其代謝調節;2.營養與環境對器官發育和穩態的調節機制;3.代謝和發育紊亂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4.發育與代謝研究技術創新和資源庫。
本次納入公示的“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共有13個項目,總經費2.67億元。具體名單如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