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某高校“青椒”被女博士劈腿的新聞在學術界引發廣泛關注。
不過,相比男主的送房、送車,大家更關心的是他“送”了5篇SCI論文給女主。
對于頭懸梁錐刺股、只為發表一篇SCI論文的博士們來說,5篇SCI論文真的太有震撼力了,其中還包括一篇發在《自然》子刊的論文。
5篇SCI論文對于博士意味著什么?到底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送了哪5篇論文?
男主是某高校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的研究人員,主要研究肝臟糖脂代謝的調控機制。女主是該醫院2017級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內分泌與代謝病、內分泌與腫瘤。
我們來看看男主送的5篇SCI論文含金量如何。
1.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1.878分,女主并列一作第三位,男主并列通訊作者第一位)
2.DIABETES(影響因子:7.199分,女主四作,男主通訊作者)
3.ENDOCRINOLOGY(影響因子:3.8分,女主一作,男主通訊作者)
4.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響因子:3.634分,女主共同一作,男主掛名)
5.ENDOCRINE CONNECTIONS(影響因子:2.474分,女主一作、男主4作掛名)僅從影響因子的角度看,這5篇SCI文章還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總IF達到28.985。
尤其是《自然—通訊》,雖然被嘲笑為水刊,但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上面發表論文并沒有那么容易。
對于博士來說,SCI論文發表難度有多大?
此事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戳中了很多博士生和科研人員的痛點:SCI論文。
尤其是對于博士生來說,想要順利畢業,發SCI論文是重要一關。
那么,想要畢業,博士生得發多少SCI論文呢?我們先看看各高校的規定。
·北京大學(工學院)要求兩篇SCI·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要求3篇SCI,總IF≥3.0,且至少在國外期刊上發表1篇,影響因子達到1.0·西安交通大學要求3篇SCI·四川大學要求1篇SCI,老師要求不一·蘭州大學要求一篇二區當然,這只是學校方面的規定,每個學院、課題組和導師的要求略有不同。
如此看來,相較于那些連為發一篇SCI都在苦苦掙扎的博士們來說,女主相當于可以讀博畢業兩次了。
5篇SCI論文,還會帶來很多物質和榮譽獎勵。
此次“送”的5篇論文,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發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那篇。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獎勵在校生和教師發表SCI論文的舉措,尤其是發表在一些頂尖期刊上的論文。
我們梳理了國內一些高校對于論文發在《自然》或者《科學》子刊的獎勵,發現真是很優厚。
比如,重慶大學對于發在《科學》、《自然》姊妹刊物(研究性刊物)論文的獎勵均為10萬元。
西北工業大學對于《自然》與《科學》子刊(與子刊的影響因子與母刊的比例系數A掛鉤,獎勵最高不超過母刊)每篇50萬元*A。
武漢理工大學對于在《科學》、《自然》、《細胞》(Cell)子刊上發表影響因子大于等于10的獎勵10萬元。
……
當然,拿錢還不夠,隨之而來的還有身份和地位的提升。
一名知乎網友表示,基本上SCI二區以上的論文發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評選副教授了;二區以上發上5~8篇就能破格評選教授了。
《常熟理工學院2019年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則提及:發表3篇SCI一區論文,其中至少以我校為第一單位發表1篇SCI一區論文直接認定副教授!
當下,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引進人才。手握多篇SCI論文,也是一個重要法寶。
比如,《2019年深圳市海外高層次海外留學人才(孔雀計劃)認定辦法》中就有明文規定:近5年,以第一作者(含與第一作者具有同等貢獻作者)或唯一通訊作者,在國際高水平科技期刊(期刊所在各專業領域位于《期刊引用報告》JCR一區)發表論文3篇,可以申報C類人才(160萬)。
如此看來,發5篇SCI對于科研人員來說,即便不是比登天還難的事,但也絕非易事。而且,其帶來的物質和榮譽上的獎勵也不可小覷。
這樣也便能理解為何此次事件發生后,大家對“送”5篇SCI論文的關注度遠超送房送車了。
必須強調的是,如果某人沒有實際貢獻,便將其列入論文作者,這屬于學術不端行為,是明令禁止的,學術誠信紅線切勿觸碰。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