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正式撤稿一篇6分SCI,原因是所有作者均不知情有該論文
2020-03-31 14:16:53
作者:EVEE 來源:生物學霸、募格學術
分享至:
曾經有一篇論文擺在我眼前,但我沒有絲毫印象,只能選擇撤稿,即使它發表在影響因子接近 6 的期刊上。
別不信,這是個離奇的真實故事...
所有作者都未參與,6 分 SCI 撤稿
3 月 25 日,愛思唯爾旗下期刊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撤稿了一篇題為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hi and bone erosion 的論文。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據悉,論文通訊作者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超聲醫學科,肌骨專業組組長邱邐教授。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論文撤稿在科研界可以說是稀松平常,但是這篇論文的撤稿理由,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根據官方的撤稿通知,本文系作者申請撤回,原因是論文署名的三個作者并未參與該論文或者對該論文并不知曉。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三個作者都沒參與過這篇論文,那么論文是誰寫的,又是誰投的呢?愛思唯爾在回應「撤稿觀察」時談到,邱博士指出通訊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偽造的,并確認了該電子郵件地址并不屬于她,疑似作者身份被盜。偽造作者身份,在一個影響因子接近 6 的期刊發表文章,這操作一般人真的學不來。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偽造作者身份(Forged Authorship)是近些年來一種新興的論文造假方式,即論文署名的眾多作者中的一個甚至是所有的作者,對相關論文的研究和發表未做貢獻、并不知情或并不同意。2019 年,一篇發表在 Trends in Chemistry 的論文便對此類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偽造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增加論文的影響力,加快論文的發表。通常情況下,存在偽造作者身份的論文大都可能存在問題,因此,這類論文在撤稿時,原因并不單單是偽造作者身份,經常還伴有數據有效性、結果有效性存疑,甚至是抄襲、剽竊等原因。舉個例子,2018 年,PLOS ONE 雜志撤稿了一篇文章,原因除了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對論文不知情外,還有數據疑似造假。若不是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致信期刊出版社,相信這篇文章還很難被揪出來,可以說偽造作者身份是一種非常隱蔽的學術不端行為了。2018 年,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一科研團隊累計遭撤稿 11 篇,涉及圖像篡改、圖片文字數據重復使用,偽造作者署名信息等,引發了一場學術大地震。涉事論文的第一作者葉肖鑫在其讀博期間,發表論文 16 篇,獲清華學術新秀提名,但最后被發現其論文存在數據重復利用,偽造作者身份等學術不端行為。其導師在主動撤稿時,指出佐治亞大學華人學者 Z.T.H.Tse 并未參與相關研究,也對論文的發表不知情。
圖片來源: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對此,清華大學進行了嚴肅處理,撤銷了葉肖鑫的博士學位,同時對其導師追責問責,其導師唐國翌教授被取消招收研究生資格,并撤銷其材料學科負責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職務。有些同學可能會感到疑惑,在期刊編輯的嚴格審核下,偽造作者身份如何蒙混過關呢?一般而言,偽造作者身份可以通過代簽作者協議、偽造作者郵箱、竊取他人科研成果等方式來完成一篇能瞞過期刊編輯的論文。代簽作者協議最為簡單,一般而言,只有在所有作者都同意的情況下,論文才可以發表,而代簽作者協議則是讓一個或者幾個作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同意」或者「被知情」。在這篇論文中,一位作者在并未告知另一位作者的情況下就代其簽署了作者協議,導致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NCBI偽造作者郵箱,使期刊編輯無法聯系到被偽造的作者,這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方法。這些被偽造身份的作者很多都是真人,身份信息都可查,僅有郵箱地址是偽造的,甚至還是論文真實作者的導師或者同事。在下面這篇文章中,論文一作偽造了其導師的郵箱進行投稿,最后被期刊撤稿。圖片來源:Inorganica Chimica Acta剽竊他人成果指的是,未經他人允許,將他人的學術成果進行發表,甚至將他人列為共同作者。這種情況操作起來相對較難,畢竟獲得他人的數據不太容易,但也不是沒有相關例子。下面這篇論文的撤稿理由便是論文的共同作者剽竊他人數據,所謂的署名作者并未參與該項研究。圖片來源:Reproduction Nutrition Development偽造作者身份的方式著實五花八門,但是不管論文數據是不是真實無誤,偽造他人身份發表論文都不是正途,不僅影響造假者的科學道德和科研誠信,還可能給被假冒者帶來負面影響。要是有人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送你個高分 SCI 一作,你敢要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