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政策的指導下,國產期刊未來在科技評價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而國產SCI無疑將扮演最為重要的角色,并承擔起中國期刊走向世界的重任。所以在日后的投稿中,國產期刊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要選擇。
但目前的很多國產期刊都屬于“借雞生蛋”式的發展,即由國內機構和國外大型期刊出版商聯合運作。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時候,我們分不清一本期刊到底屬不屬于國產。典型的便如Nanoscale,因為主編是白春禮院士,所以很多人誤認為其是國產期刊,但實際上Nanoscale是地道的RSC期刊。
有鑒于此,我們本期整理了241本所有國產SCI的影響因子和分區,并對材料、工程技術、化學、環境和生物領域排名前十的期刊進行了總結,方便大家選刊投稿。
IF>5的國產期刊
IF>5的國產期刊共有37本,10分以上的有9本。其中最高的是生物領域的Cell Research,IF高達20.507,這也是唯一過20的國產期刊。緊隨其后的是實力強勁的綜合性期刊NSR。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IF很高的期刊目前還沒有分區或者分到了4區,這是因為這些期刊今年剛出第一個IF,要到今年底才會有正式的分區。
排名前10的材料期刊
NML在國產材料期刊中排名第一,IF為12.264,也是唯一一本10分以上的材料期刊。緊隨其后的是清華大學的Nano Research和重慶大學的JMA。
這三本期刊和排名第四的JMST,我們前面都出過期刊名片,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查看。
NML、Nano Research、JMA和JMST。

排名前10的工程技術期刊
工程技術領域排名第一的是Bioactive Materials,該期刊由科愛出版社(我國科學出版社和愛思唯爾的合資公司,是不是很神奇?)出版。今年剛出第一個影響因子便高達8.724,因為是剛出IF,所以目前分在工程技術4區,但年底的分區毫無疑問會進入一區。不過話說這個分到生物領域是不是更合適一些?
排名第二的Engineering我們之前出過相應的期刊名片,可以點擊查看:Engineering。

排名前10的化學期刊
化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是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主辦的JEC,排名第二的為由中國藥學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主辦的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聯想到剛剛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生化醫藥又來搶化學的地盤啦!

排名前10的環境期刊
環境領域其實不能說排名前10了,因為總共就9本期刊,是不是感覺有點意外?排名第一的是今年剛出第一個IF的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而且已經遠遠甩開了排名第二,換了名字的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今年剛改名,之前叫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排名前10的生物期刊
不得不說,生物確實是最火熱的領域,期刊又多,IF又高,讓與之并列的化學、材料和環境望塵莫及。10分以上的國產期刊總共才9本,生物就獨占4本,真是太強勢了。
Cell Research的期刊名片可點擊查看:Cell Research。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