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數十萬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200萬……
近年來,高校為招攬人才提供的待遇十分“誘人”。麥可思曾對中國高校工作吸引力進行研究,發現“滿意的薪酬及福利”(66%)被受訪老師認為是影響高校工作吸引力的最主要因素,其后依次為“個人的學術 / 職業發展能夠得到有力支持”(61%)和“晉升、排課、評優等各方面管理制度公正、透明”(53%)。
近期,高校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公告中提出的待遇豐厚,不少學校都提到入職后享副教授待遇:
資料來源:各高校網站。
相對講師,副教授待遇自然是更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享受副教授待遇和直聘為副教授是兩個概念。一些高校提出的博士享副高待遇有年限設置,比如豫章師范學院博士研究生到校之后前3年享受副教授待遇(績效工資);遵義師范學院規定簽訂8年服務期合同的博士可享副高職稱待遇,但五年后未評上副高職稱就按專業技術十級兌現工資待遇。在期限內如果評上副教授職稱,則可正式享受相關待遇。
還有一些高校也明確提到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直聘教授或副教授。比如《陜西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中明確,高水平博士人才若認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至副教授七級崗。
《德州學院2022年人才需求信息》中也提到,按照《德州學院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實施辦法》,可直聘教授、副教授。
實際上,近年來博士被高校破格聘任為副教授的例子也有不少。去年華中師范大學新晉教師鄒紅軍2021年剛一畢業便獲聘副教授;2020年王進作為優秀拔尖人才,被山東師范大學引進到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工作,加入山東省高峰學科化學學科團隊,學校給予王進50萬元的安家費,10萬元科研經費,直接聘任到副教授崗位……
青年人才,備受重視
近些年,青年人才備受重視,各方針對他們出臺了的不少政策。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在頒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鼓勵高校對優秀青年人才破格晉升、大膽使用。
2021年11月18日,中國傳媒大學召開人才工作會議,通過系列改革措施給出“中傳方案”。會議發布了人才工程計劃及人才工作相關制度文件。在聘任青年教授方面,文件明確,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科研教學型、教學創作型、科研型崗位教師可進行申報,達到相應的聘任條件,便不受資歷條件限制,直接聘任為正高級職稱。申報人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并應始終堅持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
《華中師范大學教師崗位聘用辦法》中規定,經學校認定的特別優秀人才可以不受學歷、學位、學緣、履職年限等條件的限制,按破格條件予以破格聘用。對于不完全吻合聘用條件但在教學或科研方面特別突出的優秀人才,分別經教學委員會或學術委員會提名,校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委員會研究通過,可破格晉升高級崗位。
此外,多省市都有針對優秀人才設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今年3月,四川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開展2022年度四川省優秀青年人才高級職稱申報評審工作的通知》。其中在申報對象方面明確提到,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博士畢業或一流建設學科博士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可按該通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20年發布的《關于印發〈安徽省關于建立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實施的范圍和對象為:從海外引進的來皖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從國內引進的來皖創新創業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申報條件中關于急需緊缺人才提到,符合取得博士學位后具有2年以上科研工作經歷的專業技術人員或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并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申請參加相應系列副高級職稱的考核評定。
發現人才,也要留下人才
高校招聘,人才招得來也要留得住。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如何留住優秀人才十分重要。對此,不少大學采取了有效措施。
清華大學打破“博導”制度,給予青年教師同等學術待遇,實施助理教授、副教授與教授一樣可以獨立指導博士生的制度,并保證每年有博士生名額;支持青年教師牽頭組建團隊、申請國家重點課題。此外,清華大學近年來大幅提高科研啟動經費支持,2020年新入職青年教師人均科研啟動經費。為了育好苗、選好材,2019年清華大學啟動面向海內外的“水木學者”計劃,為處于學術生涯初期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學術環境和良好的生活待遇,讓青年學者潛心學術研究、厚積學術底蘊。
北京科技大學夯實人才基礎,成立了“鼎新”青年人才領航工作站并設立黨支部;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實施“項目導師制”,遴選部分優秀青年教師獨立指導研究生,并配置相應團隊資源;深化職稱評審改革,對于取得標志性成果的青年教師,可突破條件限制,破格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天津大學的舉措則是完善優秀青年人才職稱評聘辦法,面向優秀青年教師制定完善正高級崗位參評制度,破除“唯帽子”傾向,為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建立特別晉升通道。
人才對于高校至關重要,除了通過豐厚的條件吸引人才,高校在留住人才的相關政策上也需多下功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