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都國家杰青了,還沒評上教授
    2022-11-21 15:07:08 作者:青塔 來源:青塔 分享至:

     近日,一位高校教師在網絡上分享自己評教授敗北的經歷:評了三次教授,還是沒有邁過去。

    這位教師的工作經歷包括:主持1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合專項),拿了2個國自然面上,1個國自然青年;省級重大三個……如此出色的條件,依舊未能評選上教授。

    圖 | 評了三次教授,還是沒上
    不少網友感嘆:“這些成果在絕大多數985可以評上教授了”“這個成績可以在我們學校橫著走。
    但也有同行表示評不上也正常,“我們單位有評五六次才上的,因為名額有限,大家材料都很強。”“屬實正常,在清華北大中科院三個系統,新上的國家杰青好多都是副教授(副研究員)。”

    圖 | 最近,諸多高校正在開展職稱評審
    職稱,高校教師職業生涯的必經之評職稱越來越難,尤以國內名校為甚,讓青椒們叫苦不迭。
    評職稱,越來越難
    評職稱,并非一開始就如此之難。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十年前研究生畢業,經過競聘進入高校任教,評職稱非常容易,每年名額都寬裕。但隨著學校招了很多985、211、中科院博士和海歸派,競爭越來越激烈。
    在競爭之下,學校每年都在提高評職稱的條件:項目、文章、科研獎、教學獎、專利、專著、教材……近些年,到了副教授要有國自然和國家級教學獎才能穩上,教授沒有國家項目基本沒戲的競爭強度。

    圖 | 一條“評職稱有多難”引得34w人次的圍觀
    越來越難,是青椒們共同的感受。
    一位普通本科院校的青椒在社交網絡上感慨:“單位新出的職稱晉升紅頭文件,科研為主型副教授晉升正高,要求兩個面上,另外還需要出國或者出境進修10個月以上。感覺自己50歲也評不上正高了。
    能不能評上職稱,申上國自然項目是一項重要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又快到年底,各高校已經摩拳擦掌,組織動員教師們積極申報2023年國自然項目。

    圖 | 2023的本子,你開始準備了嗎?
    中標國自然是另一件難事。雖然2022年國自然集中接收項目的資助數量均有擴容,但整體資助率僅有16.73%,不足20%。優青和杰青項目更是競爭激烈,資助率低于10%。
    沒有職稱,寸步難行
    要想在高校謀求更好的個人發展,職稱,是不得不評的。
    尤其是我國高等院校全面進入“非升即走”的“預聘-長聘”制時代后,職稱更是關系到飯碗。
    所謂 “非升即走”,較為常見的做法是,新聘任的教師進校時以 “預聘或準聘”制的形式簽訂勞動合同,在約定聘期內 (一般為兩個聘期,每個聘期為三年) ,完成規定的考核指標(晉升到高級職稱的考核標準) ,達到要求且通過考核者可獲得長期聘用或者轉為事業編制,而未達到要求者不再續聘或者轉崗至非教研崗位
    同時,職稱也與薪資待遇緊密捆綁。職稱越高,對應的薪資待遇也自然越高。人到中年,都是家里的頂梁柱,誰不希望擁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呢?

    職稱改革,勢在必行
    “你們那評職稱得花多少錢?”一位青椒在網絡上的無奈發問,道出了目前高校評職稱的亂象。
    這位青椒表示自己工資不高,出書、發文章、因為是文科沒啥經費,加上評項目送禮,掙點錢光整這些了。
    “論文看口袋,課題看人情,職稱看運氣”,是多少青椒的辛酸。

    圖 | 文科青椒,“花錢”評職稱
    近年來,國家已經大刀闊斧地進行高校職稱評審改革,旨在改變“一把尺子評所有”的現實。
    2020年底,人社部、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分類分層評價,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師,按照崗位類別,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技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研究類型,建立科學合理的分類分層評價標準;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克服唯論文、唯“帽子”、唯學歷、唯獎項、唯項目等傾向;落實自主評審,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等。

    圖 | 兩部門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
    各高校也開始逐步著眼于建立以品德、能力、過程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針對不同類型教師細化了十多個系列職稱評審的細則,打破單一簡單的評價,向著綜合多元邁進。
    北京理工大學也大力實行分類管理分類評價。由學校設定基本門檻,由各學科學術委員會按照學科特點制定評價標準,實行差異化評價;同時,為確保公平,采用同行評議、公開答辯等手段強化監督,在學院初評過程中,引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同行專家。
    毫無疑問,職稱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讓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人才創新活力,中國的學術圈才會健康和繁榮。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13 |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美女 |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二区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