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高校教師拿到事業編之后,決定辭職!
    2023-09-26 15:05:42 作者:幾木 來源:高校人才網V 分享至:

    香港嶺南大學李連江教授說過:上了學術的賊船,一輩子都別想擺脫焦慮。


    大學老師的工作,除了正常的上課、帶項目、競賽等,還有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做不完的實驗,寫不完的論文,評不上的職稱,連寒暑假都要花在培訓上。


    很多人想盡一切辦法上岸。


    接下來,又想盡一切辦法擺脫。


    高校事業編,辭了!


    有編,意味著穩定。可是穩定,卻并不開心。


    某社交平臺甚至有這么一個話題,#每天一個辭掉教師編的理由#。

    在這個話題相關的帖子中,不少體制內教師提到自己:確診抑郁癥,焦慮癥,工作壓力大,評不了職稱,錢少,科研幾乎停滯,無用的會議太多,領導長期PUA……


    長此以往,身陷囹圄。


    “幼教小學的老師會辭職,因為小朋友難管和家長壓力太大;初中高中的老師會辭職,因為青春期難管和中考高考的壓力太大。還沒見過幾個大學老師辭職的,畢竟孩子成年了,不用升學了,家長也不怎么管了。”


    現實是,哪怕是外人眼里工作輕松的大學老師,掙扎之久,有的人還是選擇堅定地離開。

    有編的大學老師,紛紛曬起辭職報告


    高校一職難求,從碩士到博士,如今還卷到了博士后,不少碩博人為了去高校可以說“擠破頭”。


    看到自己患得患失做夢都想要的機會,被一些編內老師說“放棄”就放棄,有的人感慨道——“有一種努力想爬進圍墻里,剛好看到別人翻墻出來的輕松樣。”

    圖源:某紅書用戶


    都有編制了,他們為什么寧愿“頭破血流”“一地雞毛”,也非要離開呢?


    “霸王條款”,被逼辭職


    大部分老師面試時都和學校談得不錯。


    比如學校承諾,給碩士提供讀博平臺,博士有幾十萬安家費,額外還另有每個月幾千塊的補貼等等。


    但是到了簽合同的時候,凡是填金額的地方,數字都打了折扣,問就是“合同都這樣的簽的,該給的我們都會給”。


    你不簽,就沒有教職;你簽了,高校或許后面就不認賬了。


    “他們會給你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者按理說以你的能力可以完成,但學校答應提供的條件后來不給了,你被迫完不成任務,你仍然不得不退回所有的錢。”


    有的碩士入職后發現,說好的編制暫未空出,就算有位置學校也先給博士落實,結果一年的試用期延長成了好幾年;


    有的博士入職后被告知,承諾的人才公寓“剛被分完”,要自己貼錢去離高校很遠的偏僻郊區租房;


    有的大學老師明明帶編入職,很長一段時間,所在高校連社保都沒有交;


    ……


    寧愿辭職賠錢,也比空耗時間更好。


    就算有編,也被“勸退”


    某些剛剛考上編制的教師,甚至會因為“試用期表現不符合預期”,被領導明里暗里地勸退。

    圖源網絡


    “人員超編,競聘本校,沒有課時,待崗時工資減半。”某公辦學校的編內老師大吐苦水。


    高校其實也算體制內,那些有著高級職稱和職務的人是普通一線老師“惹”不起的。不管什么任務,只要分下來了,有沒有意義都得去做,就連和自己平級的行政人員也能時不時壓自己一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部分高校可能確實存在一些管理和評價的問題,使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受到限制,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教師選擇從大學里離開。”


    你接受不了不想做?那你的年度考核、晉升職稱、各種項目、評獎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異地編制,辭職不后悔


    “異地不考編,考編不異地。”


    某些異地小城市的和北上廣深的差距暫且不說,光說和省會城市的,人情社會和文化環境區別也相當之大。


    一輩子待在小地方,真的甘心嗎?做教師行業的,總是自帶一份文人的“清高”,顯而易見,這樣非常容易加重自身內耗。


    某985博士畢業生,畢業后被西南某高校錄用,說起大學老師的收入:“每個月發工資6000多一點;高層次人才津貼每年9600;課時費一年6000左右,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費一年2000;年終績效15000左右,全部算下來,一年到手11萬左右。”


    很多編內大學老師,當初為了穩定的編制遠走他鄉,奔赴祖國亟待開發的廣袤土地。本是想著大有一番作為,奈何有的地方“落后”的原因復雜交錯,僅憑一人之力無法改變環境。再加上離家太遠,就算有自己的時間,也很難融入當地,幾乎沒有“同道之人”的社交圈。


    就好比親朋好友都是畢業于名校的高知人才,和他們比起來,自己的現狀仿佛是完全“擺爛”自甘墮落,于是常常借口工作繁忙,從不參加同學會,就害怕相形見絀,面子掛不住。


    “兒時努力地從小城市走到大城市,長大后就認命地從大城市逃離,甚至為了編制,避世般地去了另一個更加陌生到說不出口的小城。”


    當然,也有離職后悔的

    圖源:某紅書


    工資不高,事多,難評職稱,未來教師退出機制的威脅……有的人種種原因離開高校后發現,體制外也沒有想象得輕松。


    有的人,則是后悔沒有評到更高的職稱再走,以至于換個單位從頭開始。


    不過更多的是會抱怨高校生活,但絕不會辭職的人,畢竟編制也是當年花了很多努力才考下來的。


    一些社會層面摸爬滾打了幾年再考進的高校的碩士博士,穩定性反而最高。


    總而言之,自由和穩定的代價,相當高昂。


    有的時候,我們錯在選擇的時機:有的大學老師,學校前一年的人才政策和后一年的政策都很優厚,唯獨自己進校那年,簽的合同上啥都沒有。


    縱觀教育行業,大環境總是在給大學老師們傳達一種延遲滿足的“成功學”——「今天你好好申項目了,未來你就有編有錢有職稱;今天你陪著學生死磕實驗論文了,未來學生與老師之間互相成就……」


    可是最后你就發現,付出不代表一定有回報,有時候連個結果都看不到,甚至連公平都是非常非常“相對而言”的。


    在教育的領域,永遠沒有人做到“最好”,只有“卷”和“更卷”。


    人生總是伴隨重重困難,辭職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也很孤注一擲,畢竟不是每人都有壯士斷腕和放棄一切的資本和勇氣。


    所以進入高校前,建議碩士博士們盡快盡早地做好職業規劃。


    牢記一句話,“人哪,總是在美化沒有選擇的那條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欧美网站免费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