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所有鋼種都有發生腐蝕的傾向,不銹鋼之所以不生銹,是由于其含鉻。鉻(不是鎳,但人們常誤以為耐蝕的原因是鎳)是不銹鋼具有耐蝕性的主要因素。
耐局部腐蝕性能
不銹鋼在使用過程中通常不需要維護,但是,在某些情形下,為延長使用壽命,少量維護(例如,去掉沉積物)也是必要的。不銹鋼的耐蝕性更多地取決于化學成分而不是奧氏體或鐵素體的晶體結構。從耐蝕性角度看,鐵素體與奧氏體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不銹鋼家族中兩個可互換的成員。
五類鐵素體不銹鋼與奧氏體 304 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對比,清楚地表明了鉻的作用,同時也表明含鎳(奧氏體)不銹鋼與大多數鐵素體不銹鋼的耐蝕性相當。
上圖表明,只有含鉬的鐵素體不銹鋼具有比304不銹鋼更好的耐局部腐蝕(點蝕)性能。而穩定化的鐵素體不銹鋼,在圖中盡管位于 304 不銹鋼之下,但仍具有很好的耐點蝕性能。
第 1 類鐵素體不銹鋼 最適合于溫和的環境條件,例如室內(使用過程中不銹鋼不與水接觸或可被定期擦干),或室外,但可接受不銹鋼表面有一些輕微的腐蝕。在這樣使用環境中鐵素體不銹鋼的壽命比碳鋼長。
第 2 類鐵素體不銹鋼 適合于與水有間歇接觸的溫和環境。
第 3 類鐵素體不銹鋼 適用環境與第2類鐵素體不銹鋼類似,但更容易進行焊接加工。
第 4 類鐵素體不銹鋼 比 304 不銹鋼耐蝕性好,其使用范圍更為廣泛。
第 5 類鐵素體不銹鋼 包含鉻含量高達約 29%左右,且含 4% 鉬的牌號,在海水中其耐蝕性與鈦金屬相當。
PRE 指數
PRE 或耐點蝕當量數是衡量不銹鋼在含氯離子環境中相對耐點蝕性能的指標,PRE 值越大,耐腐蝕性能越好。
由以上 PRE 對比可見,對于每一個奧氏體不銹鋼牌號,都有耐腐蝕性與之相當的鐵素體不銹鋼牌號。
在常用的 PRE 簡化公式中,PRE=%Cr+3.3%Mo,由公式可知,就耐點蝕能力而言,鉬的作用是鉻的 3.3 倍。而鉻永遠是保證基本耐蝕性能必不可少的成分,鉬在不銹鋼中不可取代鉻,但可以提高不銹鋼的耐蝕性能。
由于在大多數應用中鎳對抗點蝕作用不大,因此上述公式沒有列入鎳含量。
避免腐蝕
不銹鋼鈍化膜是依靠氧來維持的。而不銹鋼表面沉積物的聚積會使鋼表面缺氧,到一定程度會引發腐蝕,腐蝕的進展最終可導致部件的斷裂。
造成腐蝕的風險因素:
嵌入顆粒
表面附著物
表面缺陷
組織缺陷
鹽濃度(含鹽地區、海水等)
高溫
高度酸性環境(強酸)
強還原性環境
防止腐蝕的因素:
清潔的表面
光滑的表面
鈍化的表面
時效后的表面
清洗效果(例如:雨)
較高的鉻含量
氧化條件(O2 -- 不能太強)
添加鉬
大氣腐蝕
當鋼處于潮濕空氣與大氣中污染物形成的薄液膜中,在鋼的表面可發生此類腐蝕。在工業環境中,它常常由氯離子或硫化物引發,典型腐蝕環境如含有氯離子的潮濕海洋大氣。
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不銹鋼牌號來抗大氣腐蝕,在工業、沿海、和海水環境中,對于一些應用而言,某種程度的局部腐蝕(點蝕)也許是可被接受的
牌號的選擇
鐵素體不銹鋼可用于各種腐蝕程度的大氣環境中,在選擇適用牌號時,關于使用環境條件的所有參數都應當被考慮。例如,如果在某個特定的環境或應用中,材料表面局部生銹(發生了點蝕)并不重要,不影響其使用,那么較低成本的材料可能是正確的選擇。
經驗法則
在腐蝕性環境中,應選擇鉻含量和(或)鉬含量較高的牌號;
避免粗糙表面—選擇 Ra 值較低的精細拋光表面;
優化設計,便于清洗(如上表面最小傾斜15°);
設計時,避免“類似于縫隙”的幾何形狀;
通過定期清洗,保持表面清潔,以防表面玷污和積攢灰塵。
抗氧化性
高溫循環氧化與前面提到的兩種腐蝕不同,它是發生在高溫(>500°C)氧化環境中的“干腐蝕”(存在或不存在熱循環)。
當不銹鋼被加熱時,其中的鉻在鋼表面形成了保護性的鉻氧化皮,從而延遲了進一步氧化。氧化皮和基體金屬熱膨脹行為不同,這會影響氧化皮的穩定性,尤其是存在周期性熱循環的條件下。氧化皮的熱膨脹系數很低,如果金屬基體的熱膨脹系數太高,就會形成過多的氧化皮,那么當金屬冷卻和收縮時,氧化皮將會發生剝落或開裂。
鐵素體不銹鋼熱膨脹系數小,遠不如奧氏體不銹鋼那樣容易在高溫循環氧化條件下形成氧化皮。由于沒有氧化皮的剝落或開裂,也就沒有更進一步的氧化。這對于加熱系統、燃燒器或排氣系統包括歧管等應用是一個特別的優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