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深中“半小時生活圈”珠江口東西兩岸深度融合, 從夢想變為現實, 伶仃洋上新的傳奇正穿云破海,踏浪而來。
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于6月30日正式通車試運營。深中通道是當今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深中通道是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構建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項目是環珠江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跨越伶仃洋,讓“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實現了跨海直連。通車后,從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目前的2小時縮短至30分鐘。
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全長約24公里,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采用設計時速100公里的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深中通道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工程,全長24千米,主要包括“橋、島、隧、地下互通”這四個工程項目。
其中橋指的是位于中山右側的伶仃洋大橋,中山大橋及東非通航孔橋等幾座大橋,島則指的是位于中山市和深圳市之間的海上修建的東西兩座人工島,隧是指整個工程中最難的海底隧道,水下互通則指靠近深圳的東人工島所建立的水下直連機場的互通設施。
深中通道就是將上述的幾座大橋以及兩座人工島和海底隧道加上水下互通設施全部連接起來的一條通道。
深中通道鋼殼沉管,如何在海中一百年不腐蝕?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長約6.8公里,總用鋼量約32萬噸。其中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長約5公里,分為32個管節(26個標準管節、6個非標管節)和1個最終接頭,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每節沉管的重量至少能達到8萬噸。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沉管除開它的重量之外,人們還有另外一個好奇,因為我國的深中通道是全體鋼制的外殼,這讓大家有了一個想法,既然是鋼制的外殼,那么如何能夠保證它在百年的沉浸當中不腐爛呢?
以目前官方公布的工程建造計劃來看,工程師們已經足足采用了三重防護來預防這些海底沉管被腐蝕。
1 第一重就是預留出腐蝕厚度
簡單來說就是在制造沉管時,多留出一部分鋼板在外層用來承受海水的腐蝕,即便這部分鋼板被腐蝕了,也不會影響到沉管本身的強度。
2 第二重則是加重涂裝
給外層的鋼板噴涂上特殊的防腐漆,這種防腐漆叫做環氧玻璃鱗片防腐漆,因為這種防腐漆本身含有超過80%的固體成分,可以與沉管的鋼板緊密結合進而形成保護層,隔絕鋼板和海水的接觸,不給海水腐蝕的機會。
3 第三重則是犧牲陽極,陰極保護
即在沉管的外層鋼板上將由鋅或鋁這樣的金屬制成的銀白色芯塊用電纜連接起來,形成一個電化學系統。每當這些芯塊接觸到海水時,海水就會作為電解質進入這個電化學系統,芯塊則會發生氧化反應來犧牲自己保護鋼板不會氧化。據了解,每節沉管上至少分布有522個這樣的芯塊,它們也是保護沉管的第一道防線。
深中通道以多項國內外首創技術成果, 締造了諸多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領域的“第一”和“之最”,一起來看!
十大國際領先技術
鋼殼-砼沉管隧道設計方法及合理構造技術
沉管隧道深厚軟基沉降控制技術
高穩健自流平自密實砼制備及澆筑技術
海域深厚軟基超大深基坑近接構筑物基坑變形控制技術
海洋環境大跨徑懸索橋超高強纜索制造與防腐技術
強臺風區超大跨懸索橋抗風御災技術
正交異性鋼橋面板抗疲勞韌性提升技術
海中大型錨碇建造集成技術
海洋環境超大體積混凝土控裂技術
超大斷面海底沉管隧道火災排煙新技術
十項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66米)
世界最高通航凈空海中大橋(76.5米)
世界最大海中懸索橋錨碇(長83m、寬83.85m、高51.5m,單個錨碇混凝土方量約34.4萬立方)
世界最高懸索橋抗風檢驗風速(顫振臨界風速88m/s)
世界最大體量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鋪裝(面積達到37.88萬平方米)
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長5035米,32個管節+1個最終接頭)
世界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最寬55.6米)、高10.6米]
世界單體體量澆筑最大鋼殼沉管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單個管節混凝土澆筑方量達到29000立方米,累計910000立方米)
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機場互通立交
世界最寬(3m)的可反復折疊M型止水帶應用于沉管最終接頭
八項世界首創裝備和工藝
世界首創超高混凝土橋塔一體化智能筑塔機
世界首制鋼殼-混凝土沉管管節智能澆筑裝備及系統
世界首次研發出適應40mm厚外鋼板的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脫空智能檢測設備及系統
世界首制沉管管節智慧運輸安裝一體船
世界首制滿足55m超寬沉管自升式碎石整平清淤裝備、
首次研發大型鋼結構智能制造生產線,世界首次實現大型鋼結構智能噴涂、塊體智能焊接
世界首次采用“DSM技術+12臺APE600型液壓振動錘聯動”振沉直徑28m鋼圓筒新裝備及新工藝
世界首創懸索橋主纜標記法架設新技術、新工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