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對船舶材料的腐蝕影響較為復雜,不但不同船舶材料存在差異,同種船舶材料在不同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形態也不同。一般存在以下類型,即均勻腐蝕、點蝕、縫隙腐蝕、選擇性腐蝕、晶間腐蝕、電偶腐蝕、應力腐蝕開裂、腐蝕疲勞、沖刷腐蝕、空泡腐蝕和生物腐蝕。
3.2.1.1均勻腐蝕
均勻腐蝕也稱為全面腐蝕是一種最常見的腐蝕形式,其特征是與腐蝕環境接觸的整個金屬表面上幾乎以相同的速度進行腐蝕,金屬表面比較均勻地減薄,無明顯的腐蝕形態差別。碳鋼、低合金鋼在海洋大氣、海水全浸條件下表面生銹,鋅、鋁及其鍍層表面布滿白色腐蝕產物,銅及銅合金表面發綠變黑都是均勻腐蝕,如圖3-18所示。均勻腐蝕會造成金屬的大量損失,但一般不會發生突然事故。
3.2.1.2點蝕
點蝕又稱孔蝕,通常在易鈍化金屬或合金表面同時有侵蝕性陰離子與氧化劑的條件下發生。不銹鋼、鋁和鋁合金等在海洋環境中常發生點蝕,碳鋼、低合金鋼在海洋飛濺條件下易發生點蝕。
3.2.1.3縫隙腐蝕
在腐蝕環境中,因金屬部件與其他部件(金屬或非金屬)之間存在縫隙,引起縫隙內金屬加速腐蝕的現象稱為縫隙腐蝕。許多金屬構件,由于設計上的不合理或加工等原因都會造成縫隙。如法蘭連接面、螺母壓緊面、鉚接螺紋連接處、焊縫氣孔等,它們與金屬的接觸面上無形中形成了縫隙。一般發生縫隙腐蝕最敏感的縫寬約為0.025 ~ 0.1 mm,圖3-20為海水管路法蘭連接部位縫隙腐蝕形貌。
3.2.1.4選擇性腐蝕
由于合金組分的電化學差異而引起的多元合金中較活潑組分優先溶解的腐蝕稱為選擇性腐蝕。黃銅脫鋅腐蝕是較為典型的選擇性腐蝕。黃銅脫鋅即鋅被選擇性溶解,留下了多孔的富銅區,從而導致合金強度大大下降,如圖3-21為船用銅制海水過濾器脫鋅腐蝕形貌。
3.2.1.5晶間腐蝕
金屬材料在特定的腐蝕介質中沿著材料的晶粒邊界或晶界附近發生腐蝕,使晶粒之間喪失結合力的一種局部破壞的腐蝕現象稱為晶間腐蝕。晶間腐蝕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局部腐蝕,宏觀上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變化,但材料的強度幾乎完全喪失,經常導致設備的突然破壞。另外,晶間腐蝕常常會轉變為沿晶應力腐蝕開裂,成為應力腐蝕裂紋的起源,圖3-22為00Cr18Ni9Ti不銹鋼高溫海水晶間腐蝕形貌。
3.2.1.6電偶腐蝕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