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7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由新華社發布。“十三五”規劃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共分二十篇、八十章超過 6 萬字的內容。
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十三五”時期的汽車工業是怎樣的走向呢?
“汽車工業十三五”以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為思路
去年以來,制造強國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制造2025》十年戰略的第一個五年關鍵期。
“十三五”期間擴大產能和規模不再是汽車工業的發展重點,而是要主攻產品功能低碳化的綠色制造,其中新能源汽車是重點,同時信息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也是主攻內容,如車聯網、無人駕駛汽車、汽車工業 4.0。
因此,未來中國汽車工業不再把擴大產能和規模作為戰略任務,而是面臨著擔當先導產業、承擔社會經濟技術創新平臺升級和引領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
以新能源汽車代表,綠色化是汽車工業必走之路
綠色制造成為提升我國汽車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之后,我國汽車企業已經開始樹立汽車產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質和提高回收利用率的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生產智能化、產品智能化,智能制造是汽車強國路徑
汽車 E 時代、汽車網聯化、汽車工業 4.0……這些概念,無一不是在說明汽車智能化的趨勢。這里的智能,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產過程的智能化,二是汽車產品性能的智能化。
首先是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汽車生產的智能化實際包含了“智”和“能”兩個層面的內容。“智”是智慧,意味著工業 4.0 時代的機器具有了“IQ”,能夠像人一樣聰明地感知、記憶、判斷和決策,將實現人類智慧在機器上的最大延伸 ;“能”指能力,是適應機器“智慧”的有效執行,使機器的能力達到最大化的拓展。機器的“智”與“能”有效結合,共同實現智能制造。同時,數據將成為工業 4.0 的核心與基礎。海量、有效的數據將成為互聯、互動的“血液”,使智能制造成為動力強勁的機體,不斷創造出消費者高度認可的個性化產品。
其次,是產品性能的智能化。汽車產品智能化是指汽車具備智能化與共享化的特點,致力于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提供優良的人車交互界面的新興汽車。在現實應用中,智能汽車包含智能駕駛、生活服務、安全防護、位置服務以及用車服務五大功能。
未來的汽車,就像是現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可以在車輛系統中安裝、卸載各種應用,來滿足不同人在交通、生活方面的需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35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