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布斯的一塊"奧氏體304鋼"點燃了材料界,引得無數材男材女競折腰。光陰流轉,雷總在小米5的發布會上又一次帶來了新一代的高大上名詞,那么這個詞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微晶鋯納米3D陶瓷。
雷布斯是不是已經徹底的將材男材女們雷到了呢?據雷總介紹,小米5采用微晶鋯納米3D陶瓷代替了原來的玻璃材質,做工共需花費16道工序,相比于玻璃材質而言,小米5的這種全新的材質成本比玻璃高出了75%,莫氏硬度高達8,堅固耐磨(比金屬還硬(指甲硬度約2.5,銅幣為3.5-4,鋼刀為5.5,玻璃為65)一般不會留下刮痕),并帶來了溫潤如玉般的天然手感。聽到這里,你是不是和上一次一樣被一塊'340'徹底搞得下巴掉地了呢?別著急我們帶領大家在專業的道路上繼續揭開它神秘度面紗。
其實微晶鋯納米3D陶瓷并非材料學上的專業術語,根據名稱的匹配度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復合材料,一種氧化鋯陶瓷材料,用過陶瓷刀的人都知道,這貨不能砍硬的東西,而且會變色!是的,這貨會變色!不過大多是染上去的。所以,染上什么臟東西最好馬上擦洗。
下面進入正題,首先我們來解讀"納米陶瓷",納米陶瓷是指利用納米粉體對現有陶瓷進行改性,通過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納米級顆粒、晶須、晶片纖維等,使晶粒、晶界以及他們之間的結合都達到納米水平,使材料的強度、韌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它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許多不足,并對材料的力學、電學、熱學、磁光學等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為代替工程陶瓷的應用開拓了新領域。
在納米陶瓷的制備過程中將會應用到材料學上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即納米制備技術或者納米加工技術,也就是說隨著新型制備技術的發展,在材料中引入納米級別的微結構,成為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種重要手段。
另外,"3D"一詞因其本身具有的立體效果就帶有吸引力,容易勾起大家的好奇心,這里猜測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利用3D打印技術對陶瓷的表面進行處理,另外一種則只是官方對手機結構或手機屏幕效果的一種渲染,又或者純屬一種噱頭,只是為了更好地用于銷售呢?這誰說的準呢?事實真相或許只有雷布斯的小米內部人士才知道吧。
哈哈,小伙伴們注意啦,我們的重點來了--"微晶鋯",整個概念詞的核心,是不是有種很高大上的"貴族范兒"呢? 鋯系微晶陶瓷簡稱為微晶鋯。微晶陶瓷是通過加熱玻璃晶化而得到的一種含有大量微晶相和少量玻璃相的復合固體材料。1957年McMillan在玻璃組成中引入晶核劑實現了析晶控制,為微晶玻璃發展為新型材料奠定了基礎。經過多年發展,材料中晶相的含量越來越高,發展成一類新型材料--微晶陶瓷。在微晶陶瓷中,作為晶核劑加入的氧化鋯除加速玻璃的整體析晶以外,如果合理控制其含量和相的形態,氧化鋯便有可能作為增強、增韌劑,顯著提高微晶陶瓷的強度和韌性,改善其抗腐蝕性能。
微晶鋯本身也確實算得上是一種高大上的陶瓷材質。早年由于其較高的制備難度,該材料僅被應用于軍事、航空航天等特殊領域。直到進入21世紀,微晶鋯的制備技術有了顯著的進步,才真正得以在民用市場推廣。
據雷布斯所言,這種材質需要花費16道工序。先不論這個數字的精確與否,微晶鋯的制備工藝確實也稱得上復雜。首先,將上游原料鋯英砂進行高溫溶解并提純,生產出高純度的鋯鹽。再將得到的鋯鹽經過熱壓、流延等技術一次成型后,放置到1000多度的高溫環境下進行燒結,形成強固體材料。燒結完成之后,還要進行工藝復雜的二次加工、打磨等工序,最后呈現出各類終端應用產品。
常見的應用材料(金屬、玻璃、塑料)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了這么久,可以說是要顏值有顏值,要性能有性能,一心還看不上這個微晶鋯!熟料想,當他們遇到微晶鋯的一剎那,也只有低頭認慫的份了:
微晶鋯優勢聚集:
1、質地高貴,與高貴的藍寶石(單晶氧化鋁)同為寶石級材料;
2、色澤圓潤,具有較高的折光率和較強的色散,擁有良好的即視效果;
3、熱導率低,有玉石的溫潤,與金屬、塑料相比更親膚;
4、絕緣材料,不會屏蔽信號,不會影響天線布局;
5、力學性能好,抗彎強度高,莫氏硬度與藍寶石相仿,耐彎曲,耐磨;
6、介電常數高,用于指紋傳感器可獲得更為清晰銳利的圖像。
責任編輯:周婭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1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