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Science 發表題為《Reform and cooperation in China》社論(以下簡稱社論),稱贊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改革策略。
自198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成立以來,因為中國的快速轉型,成為全球科研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C)的資助預算從最初的8000萬增長到280.4億人民幣。
現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李靜海的領導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就其未來進行了磋商。為促進國際對話,今年9月5日至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召集了歐洲15個資助機構的代表,征求對擬議改革的反饋意見,并在巴黎召開了“新時代科學基金資助戰略與政策”國際研討會。會上,李靜海以《科學新范式下的科學資助機構》為題做了主旨發言,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自然科學基金委新時代改革方案和戰略舉措。
社論稱,國際其他科學資助機構一致評價,上述舉措正是圍繞“科學卓越(scientific excellence)”的目標。
在近期中國政府重組過程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隸屬于科技部,這讓大眾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獨立性表示擔憂。自從宣布重組以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可能發生的變化,但在巴黎公布改革綱要之前,幾乎沒有提供任何細節。在這種情況下,傳達的信息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將保持其應有的獨立性。
此前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八屆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上,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新時期科學基金資助導向,即“鼓勵探索,突出原創;聚焦前沿,獨辟蹊徑;需求牽引,突破瓶頸;共性導向,交叉融通”。
其中,“鼓勵探索,突出原創”旨在讓新思想及時得到支持,鼓勵源于科學家靈感的自由探索,強調首創性,使科學基金成為新思想的孵化器;“聚焦前沿,獨辟蹊徑”旨在擴展新的科學前沿,強調開創性和引領性,使科學基金成為科學前沿的牽引器;“需求牽引,突破瓶頸”旨在破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科學問題,使科學基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驅動器;“共性導向,交叉融通”旨在以共性科學問題為導向,促進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學基金成為人類知識的倍增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進行的改革反映了科學的變化:改變全球科學景觀,跨學科的重要性,應用和基礎研究的結合,以及研究與創新之間的相互作用。
社論將其總結為自然科學基金的四個資助類別,即好奇心驅動的研究、科學前沿問題的研究、經濟社會所需的研究及應對重大挑戰的跨學科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正在考慮一個特殊部門,其任務涉及各個學科。所有資助機構都指出了將“科學卓越”作為主導標準的挑戰。
“全球科學格局變化,跨學科研究凸顯重要性,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緊密結合,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相輔相成——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改革反映了科學研究范式的這些深刻變化。”社論評價。
據此前消息,2018年自然科學基金委將重點研究論證三方面改革方案。
● 一是提出以交叉融合為特征的學科布局方案。
這要求科學基金的學科布局既要涵蓋不同層次的知識,也要將知識體系的結構與國家各領域重大需求相融通,解決學科相互隔離等阻礙創新的問題。
● 二是研究制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的“智能化評審系統建設方案”,為未來全面推進項目評審智能化提供支撐。
● 三是研究探索“負責任+計貢獻”的同行評議工作機制。評審工作要計入專家貢獻,進一步引導和激勵評審專家負責任開展項目評審,從根本上保障科學基金同行評議質量。
社論對上述三方面改革方案作出了一一評價。
首先,找到合適的專家去評審跨學科的申請具有挑戰性。“自然科學基金委正在考慮籌建一個負責跨學科工作的新部門。”
第二,對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然科學基金有望從大數據基礎、專家知識系統、精準匹配等多方面作出部署。
第三,按評審專家責任、信用和貢獻為基礎的新評議機制,旨在避免非學術的偏見和利益沖突。此外還指出,在國際合作項目的評議中,還需要各國開展多邊交流,避免程序上的沖突。
社論還引用了清華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邱勇的評價,認為這項改革對中國的科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作為科學家我將全力支持這項改革”。
對于歐洲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改革為其自身未來發展以及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合作提供了靈感。資助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具有加強國際科學的巨大潛力。在全球范圍內共同籌集資金并開展科學研究非常需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巴黎會議上所提的開放空間。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Science ,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改革策略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