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制作的四個原則
圖表是表達數據或思想的重要形式之一,“一圖勝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即指好的圖表具有能夠簡潔地表述復雜的關系、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有助于讀者理解和回憶等特點,因此勝過千言萬語。
圖表也是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其“語法”的正確使用包括字號、字體、字距、空白、線條、色彩和框架等。
為提高圖表的可讀性和視覺效果,圖表的使用和制作應遵循必要、準確、簡潔、清楚的原則,力求用最少的篇幅來直接而快速地講述故事。
有關圖表制作的四項基本原則:
(1)根據數據或觀點表達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形式(插圖或表格)。
對于表格或插圖的選擇,應視數據表達的需要而定。表格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圖形則可以直觀、有效地表達復雜數據。
因此,如果想要展示給讀者精確的數值,就采用表格形式。(小編注:為直觀展示,文中使用中文圖表)
表格適合展示精確數值
如果要強調展示數據的分布特征或變化趨勢,則宜采用圖示方法。
折線圖適合看趨勢走向
柱狀圖適合看差別
一定要避免以插圖和表格的形式重復表述同樣的數據(除非重復的理由十分必要)。
(2)圖表的設計要基于成果的表達,準確地突出作者的貢獻。
圖表是論文中的空白處(blank area),即:圖表本身或周邊的空白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和閱讀。
圖表最好保持白色背景,突出內容和視覺效果
因此,圖表的內容和視覺效果一定要重點突出,盡可能地將論文的代表性貢獻用關鍵性圖表清楚地表達出來,不要包含太多不屬于本文工作的信息,以免作者的貢獻被淹沒在無關的細節大海里。
(3)圖表的形式應盡量簡潔,所承載的問題不要過多。
明確圖表所要闡述的問題,在圖題、圖注或圖內直接回答這些問題,或者在正文中通過提供更多的背景而間接地回答這些問題。
復雜的圖表盡量安排到論文的尾部,以便讀者在有一些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理解。
相互間有比較或參照意義的插圖可整合為一個圖中的多個分圖【(a),(b),(c)】,以減少文字表述的復雜性。
圖表整合需注意圖與圖之間的邏輯關系
如果期刊對插圖的數量有規定(通常不超過6個),應嚴格執行。
(4)圖表的表述要考慮到讀者的理解水平,應具有“自明性”。
每個插圖或表格都應該具有自明性或相對獨立,圖表中的各項資料應清楚、完整,以便讀者在不讀正文情況下也能夠理解圖表中所表達的內容。
圖表中各組元(術語名稱、曲線、數據或首字母縮寫詞等)的安排要力求使表述的數據或論點一目了然,避免堆積過多的令人分心的細節,從而造成圖表理解上的困難。
投稿前的六項檢查
絕大多數科技期刊都有其特定的投稿需求,如錄入與打印的版式、在線投稿形式(投稿系統、Email、上傳FTP服務器,等等)、圖表的準備與投寄,等等。
認真、嚴格地執行擬投稿期刊有關投稿方面的要求,不僅可以節省作者和編輯的時間,同時也有利于稿件的順利發表。
有相當部分的稿件因為作者的投稿不當而被嚴重拖延發表。
開始投稿前,需要按以下順序做一遍最后的檢查:
(1)是否按期刊要求的文字和圖形處理軟件存儲了稿件。
正文、表格和插圖是作為同一個文件名存儲還是分別存儲。如果是通過Email形式投稿,正文、表格和插圖的文件名應盡量易于識別,如:RenSL-text,RenSL-fig1,RenSL-table1,等等。
(2)擬投稿的期刊是否有題名頁(title page)的要求。
采取雙盲評審(作者姓名和審稿人姓名互不公開)的期刊通常要求有題名頁,其中包括論文題名、作者姓名、通信作者詳細的通信地址、Email地址、電話號碼和傳真號碼等,論文的正文中不能出現有關作者身份的信息。
(3)確保已滿足期刊有關體例方面(編寫格式和組織形式)的要求。
如:所有參考文獻的著錄項準確且完整無缺,參考文獻的序號連續并且在正文中分別有引用標注,所有引用的文獻在正文中都有提及,研究項目的資金資助信息按期刊的習慣(首頁腳注或致謝形式)進行了標注;等等。
(4)確認文字格式是否滿足要求。
正文是否從標題頁開始給論文連續編頁碼,行距是否足夠(通常是1.5倍以上);各行的右端是否要求對齊(通常不允許使用連詞符來分隔單詞換行);論文題名的字數、摘要的格式等是否符合期刊的特定要求。
(5)插圖和表格是否按其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分別連續編號。
每個圖表都至少在正文中提及一次,而且正文中要顯著地注明每一個圖表的位置,并確認各圖表的題名可以使讀者在不參閱正文的情況下也能夠理解其所表達的內容。
(6)確保已滿足期刊有關需要說明或聲明的要求。
如:是否要注明正文的字數;是否要附寄所有作者簽名的聲明信,以聲明各作者的責任、貢獻,并說明已獲得所有致謝人的書面同意;是否需要附寄所有引用的個人通信和未出版資料的書面同意函、出版商或版權人書面同意復制或改編的圖表的函件,等等。
在確認以上各項沒有問題后,再起草一封投稿信,簡要說明擬投稿的欄目、稿件的重要性、并聲明未曾發表過。
有些期刊(尤其是生物醫學類期刊)甚至要求作者說明稿件的內容合乎倫理道德方面的規定、與他人(或機構)是否存在利益沖突、每個作者分別對稿件的貢獻,等等。
在收到作者的投稿后,期刊編輯部(或在線稿件處理系統)會對稿件進行編號,作者今后與編輯部有關稿件情況的通信都要使用此編號。
如果稿件基本符合要求,期刊通常會給作者發一封收稿函(Receipt Acknowledgment)。
如果超過20天作者不曾收到任何答復,作者可以發Email或打電話詢問相關事宜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韓鑫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