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名學者舉報,邢達可能涉嫌多篇文章學術不端,RetractionWatch通過第三方確認及邢達的回復,確定了相關的問題,近期會重點報道。
邢達,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光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生物光子學研究院院長;激光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激光生命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個人介紹邢達,男,出生于1957年11月。1988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激光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1年獲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理學論文博士。曾獲得第一屆中國科學院物理學青年獎勵基金(1986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7年);國家百千萬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999年);第七屆廣東省丁穎科學技術獎(2004年);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計劃”創新團隊項目帶頭人(2008年);美國醫學物理學會AAMP獎“Sylvia Sorkin Greenfield Award”(2008年);廣州十大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創新獎”(2011年);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廣東省“南粵百杰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013年)。
邢達
(來源于華南師范大學生物光子學研究院介紹)
發表重要SCI期刊論文30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45項。代表性論文有Chemial Review、Nano Letter、Nature Protocol、Small、Physical Review Letter、Optics Letter、Cancer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等。主要學術論文被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Chemial Review、Plant Cell等頂級權威刊物多次引用,他引總數3680多次,H因子34(截止2014年2月)。培養博士28名,其中1名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名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4名獲廣東省優秀博士論文。
研究方向
(1)光聲光譜功能成像技術及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將激光的高選擇性吸收特性和超聲場的低損耗傳輸特性相結合,發展新型的無創傷、高分辨、快速的光聲光譜醫學功能成像及應用。
(2)活體中單分子行為的光學檢測及細胞生物學應用。發展多模態影像探針標記(MMIPL)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熒光互相關檢測(FCCS)等技術及應用,研究活體中重要的基因表達及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調控過程。
(3)特征基因的快速診斷技術。利用高靈敏度的光學探針與單分子標記技術結合,實現高靈敏度的快速點突變基因分析、早期病變信息診斷、及食品和環境生物污染物的快速識別。
(4)醫學、農業和環境科學中無損傷原位檢測技術與儀器的研發。包括:無損傷光聲功能成像系統;種籽活力的光子學快速檢測技術與儀器;生物特征基因的快速檢測技術與儀器;基于分子應答傳感的植物生態與環境污染光子學監測技術與儀器。
學術兼職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Fellow;
教育部科技委員會信息學部學部委員;
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遺傳學會、激光生物學報主編;
J AD(SCI影響因子4.2)副主編(2013年1月1日起);
中國光學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光生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參考信息:
https://baike.so.com/doc/2142077-2266503.htmlhttp://biop.scnu.edu.cn/a/20150812/12.html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