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生態
科技部公布 2018 年度部門決算,總計支出 476 億元
7 月 19 日,科技部網站公布 2018 年度部門決算。2018 年,科技部年度收入總計 4,763,322.74 萬元 ,支出總計 4,763,322.74 萬元。比 2017 年度決算數增加 469,296.81 萬元,增長 10.9%。其中:
· 引進人才費用(項)支出 39,458.71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96.8%。
· 基礎研究(款)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項)支出 123,351.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100%,主要用于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等支出。
· 應用研究(款)支出 33,688.79 萬元。主要包括:社會公益研究(項)支出 5,936.27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6.2%;其他應用研究支出(項)27,752.52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141.8%。
· 科技成果轉化與擴散(項)支出 149,769.52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66.6%。
· 科學技術普及(款)科普活動(項)1,400.94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93.4%。(科技部)
圖片來源:科技部
科創板首批 25 家科技公司上市,首日單股最高漲幅 400.15%
7 月 22 日,首批 25 家科技公司在科創板(Sci-Tech innovAtion boaRd,簡稱 STAR Market)上市。截至當日收盤,25 家企業平均漲幅 139.55%,漲幅最高的安集科技收盤上漲 400.15%;25 家企業合計成交 485.08 億元,占滬深兩市(不包含科創企業)總成交額的 11.71%。
科創板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 2018 年 11 月 5 日宣布設立,旨在融合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解決我國新興科技公司直接融資瓶頸問題,被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科創板股票上市前 5 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后每天漲跌幅為 20 %,對于股價波動的容忍度高于主板。
首批掛牌的 25 家企業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產業等領域,最近一年均為盈利狀態,凈利潤最高的是中國通號,達 2 億元;有 10 家公司 2018 年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 10%,其中有 4 家超過 20%。截至 2019 年 7 月 18 日,上交所共披露 148 家科創板受理公司,28 家在證監會注冊生效。(第一財經,燃財經,科技日報,新京報)
圖片來源:燃財經
· 國際動態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去世
天野之彌。圖片來源:IAEA
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7 月 22 日在官網發表聲明,宣布該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因病去世,享年 72 歲。國際原子能機構是一個同聯合國建立關系、并由世界各國政府在原子能領域進行科學技術合作的機構,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天野 2009 年首次就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2017 年贏得第三屆四年任期,原定 2021 年 11 月 30 日卸任。(IAEA,新華網)
夏威夷三十米望遠鏡項目開工受阻
圖片來源:CNN
三十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簡稱 TMT)原計劃 7 月 15 日在莫納克亞峰開工建設,由于受到抗議者阻撓未能如期進行。7 月 17 日,夏威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位于莫納克亞峰的 13 座天文臺也隨之關閉,人員撤離。目前抗議活動已經持續近一周,總計超過 2000 人到場。
莫納克亞峰是夏威夷的最高峰,被夏威夷原住民視為圣地。TMT 項目此前就面臨爭議和法律問題,經歷了四年的審批后,于 2018 年 10 月得到了施工許可。(Nature)
PETA 要求美國科研機構停止資助強迫游泳測試相關研究
圖片來源:Philippe Psaila/Science Photo Library
7 月 12 日,善待動物組織(PETA)致信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要求停止資助進行強迫游泳測試的研究。
強迫游泳測試是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研究中常用的實驗。大鼠或小鼠被置于圓柱形盛水容器中,研究人員觀察實驗動物嘗試游泳的時間,理論認為實驗動物嘗試游泳時間越短,抑郁程度越重。PETA 宣稱這樣的實驗不產出有效數據,卻“對小動物造成了強烈的恐懼、焦慮和抑郁”。
近年來學界對強迫游泳測試的有效性已有質疑。NIMH 主任 Joshua Gordon 稱,NIMH 從一段時間前開始已經不鼓勵進行此類行為分析實驗,但是它對某些科學研究而言仍然至關重要,因此將繼續得到 NIHM 的資助。(Nature)
· 月球探索
中俄歐航天局初步達成共識,將聯合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論證
第四屆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會議于 7 月 22 日至 24 日在珠海舉行,會議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會上表示,經過與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以及其他國際同行的充分交流,正在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合作倡議。
中國于 2016 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航天局最近也提出 2030 年后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介紹,中國將以探月工程四期為基礎,與國際上已經提出的探月計劃展開合作,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論證工作。
· 前沿進展
為什么只有人類更容易得心臟病?
目前,近三分之一的人類心血管病致死案例都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但研究者此前發現,哺乳動物中只有人類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問題,即便是和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黑猩猩,雖然存在與人類相似的高血脂問題,但并不會因此導致心臟病。7 月 23 日發表在 PNAS 上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找到了人類這一“缺陷”的原因:二百萬到三百萬年前,人類祖先 CMAH 基因的失活突變可能導致了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同時也增加了人類食用紅肉的健康風險。有趣的是,CMAH 基因在進化中的功能喪失似乎還對人體生理學產生了其他重要影響,包括降低的生育能力和增強的長距離運動能力。
——END——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