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說到全國最失意高校群莫過于河北,而在南方,也有它的難兄難弟——江西,歷史上文人騷客眾多,也曾擁有過全國前十的高校,如今卻只剩下一所211高校,令人唏噓。
曾經的江西“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在歷史上都是中國教育的高地;為何如今的江西,頂級高校一再缺失,沒有985、只有一所211,徹底淪為了中國教育的洼地?
文人鼎盛,卻痛失發展機遇
歷史上的江西,對于讀書尤為重視,唐宋以來書院數量全國最多,白鹿洞書院更是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宋朝時的江西更為鼎盛,江西籍文人騷客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歐陽修、曾鞏三位都是江西人氏,可謂是教育鼎盛、文人頻出。
近代以來,江西在高等教育上也不輸其他省份。1936年,中央籌劃在江西建立一所國立大學,以“中正”命名。當時人們認為“國立中正大學”名頭太大,反對的聲浪很大,因為冠以國立之名的大學,無一不是能人輩出的高校,江西省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不過江西省并沒有就此放棄,一邊籌備教師人才,一邊游說反對人員,4年之后,國立中正大學歷經坎坷終于建成了。
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實力位居全國前列,與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合稱三中,是享譽全國的頂級學府。
好景不長,1949年,國立中正大學改名為國立南昌大學,1950年去掉國立二字,直稱南昌大學。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南昌大學部分學科、專業被瓜分,學校改為江西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學院繼承了南昌大學全部校舍場地、大部分圖書資料和部分儀器設備。至此,江西省再無國立院校,再無部屬院校。
70年代,江西省再次痛失高等教育發展良機,沒能留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國人民大學三所頂尖高校的分校。此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遷,也曾經考慮過要遷到江西,可惜江西省最終遺憾錯過,在那之后,江西省高等教育逐漸發展緩慢。
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開啟了新的征程;1997年,211工程評選,南昌大學成功入選,成為首批211高校;(但也止步于此)2005年,與原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南昌大學,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的南昌大學。
“南大”簡稱之爭
2015年,重新組建之后的南昌大學,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不過,當時是因為“南大”簡稱的爭奪,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鬧得不可開交。
2015年6月30日,南昌大學官網正式發布了《南昌大學章程》。南昌大學官網稱,該章程由江西省教育廳評議,并報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廳核準發布。其中,《南昌大學章程》總則部分所列的第一條即為:“學校名稱為南昌大學,英譯為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
這一舉動隨即引發諸多爭議,其中南京大學校友的反對意見較為強烈。因為早在2002年,南京大學注冊的校名商標中就包括簡稱“南大”。2014年,經教育部核準的《南京大學章程》第一章總則的第二條也寫明了“學校名稱為南京大學,簡稱南大。”
盡管兩校簡稱“撞車”,但教育部對高校章程中關于簡稱的具體做法并未做出規定,因此當時教育部希望南昌大學、南京大學能規避引發校名爭議的情況出現,協商妥善解決此事。
不過直至今日,在公開的信息中,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還是均各自使用“南大”作為簡稱,兩所“南大”也就這樣共存著。
曾因學科太強勢,被美國制裁
鬧出大動靜之后的南昌大學,雖然整體學科進步不大,但在特色學科上,南昌大學卻一直走在前列。2017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一年之后,南昌大學就因材料學科成果顯著而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而這也是最早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的大學之一。
為什么連985都不是,也不是教育部所屬高校的南昌大學會被美國盯上?
這就不得不說到南昌大學江風益教授。2015年,江風益教授團隊憑借硅基LED原創技術榮獲2015年度唯一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并成功研發多項國際領先的高檔發光材料、芯片及其系列產品和高端裝備,應用于國防建設,成功沖破了日美等國對LED核心技術的壟斷,因此被美國視為“眼中釘”。
江風益教授
2019年,中國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江風益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成為南昌大學本土產生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領軍人才培養上又上了一個高度。
除了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預算支持也是江西省發力高等教育建設的另外兩個方式。前段時間,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公布,南昌大學材料學科依舊是江西省唯一的雙一流學科,學科實力可見一斑;而在2022年江西省高校預算中,南昌大學以41億的預算排名榜首,漲幅達到46%,支持高校發展的力度非常大。
曾經一手好牌打到爛,又接連錯失發展機遇,如今靠著材料學科撐起一片天,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低谷的江西和南昌大學,此次重新出發究竟能不能力挽狂瀾,改變教育洼地的現狀?或許值得人們更多期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779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