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一名研究國際法的副教授王超,近日因他的博士論文涉及剽竊情節(jié),在一起案件中敗訴。
▲浙大教師個人主頁關于王超的個人簡介
黃陽陽曾在愛丁堡大學讀博,王超曾在香港城市大學(以下簡稱港城大)讀博,她和王超雖然不同校,他們仍常通過郵件,多次就學術的相關內容進行交流。2011年,黃陽陽在寫博士論文期間發(fā)現(xiàn),已經從香港城市大學博士畢業(yè)的王超,所發(fā)博士論文大量內容與她論文草稿相同或高度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幾年前她曾將論文草稿發(fā)給了王超。
▲王超給黃陽陽發(fā)的郵件
2013年,黃陽陽開始向港城大投訴王超論文抄襲,港城大認定王超論文剽竊并將這篇論文從學校官網移除。黃陽陽認為港城大處理過輕,便在上海將王超訴至法院,一審、二審均勝訴。
2022年6月23日,二審法院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認為王超博士論文剽竊黃陽陽論文觀點,侵犯他人發(fā)表權、署名權、復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判令王超停止著作權侵害并登報公開致歉,共計賠償11.5萬元。
此案一審原告黃陽陽,2003年10月起開始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從事法學專業(yè)研究,2013年7月獲得該校頒發(fā)的博士學位證書。現(xiàn)是一名律師。
被告王超2010年2月港城大畢業(yè),后來去耶魯大學做了訪問學者。2017年起任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任浙江大學國際戰(zhàn)略與法律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還是浙江省部屬單位高層次人才,有多項學術或社會公益職務。
紅星新聞記者上周和7月13日致電浙江大學,了解到王超仍在浙江大學任教,且?guī)в胁┦可撔6嗝ぷ魅藛T表示對王超博士論文被判剽竊一事并不知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lián)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814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