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00 后」博士,畢業直接任職 985 高校,被扒出論文后網友吵翻了!
    2022-07-15 13:40:36 作者:SOOF 來源:生物學霸 分享至:

    00 后,獲聘 985 特任副研究員!


    近日,南京大學一則擬聘用人員公示信息引爆了學界輿論。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來源: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


    公示中擬聘用人員共有三位,均為特任副研究員,其中年齡最小的女生李悅文,為 2000 年 6 月生人,剛滿 22 歲!


    14 歲上大學,22 歲博士畢業留校任教


    據媒體報道,李悅文來自安徽阜陽,4 歲入讀小學,而且一進學校就跳過了一年級,直接從二年級讀起。念完五年級后,李悅文又跳過了六年級,「升級」成了一名初中生。


    算下來,她將小學 6 年的功課壓縮到 4 年完成,8 歲就小學畢業。后來的初高中生活,李悅文按部就班完成,14 歲高中畢業,考入南京大學,成為 2014 級年齡最小的學生。


    李悅文第一次進入大家的視野,也正是這一年。有媒體報道,2014 年,在新生報到的現場,得知李悅文的跳級經歷后,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陳駿院士很高興地對她說:南大的教學有著「三三制」的特色,有一位本科生只用了兩年時間就修完了四年的本科課程,歡迎你成為南大「三三制」教學模式的受益者。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來源:央視新聞


    得到鼓勵的李悅文回應說:我會首先努力適應大學的生活,如果能夠在各方面都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我的大學也會考慮「跳級」。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從本科到博士畢業,她只用了 8 年。今年剛剛博士畢業就順利留校任教。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來源:南京大學官方公眾號


    年少成名背后的非議


    所謂人紅是非多,意外走紅后的李悅文也難免被網友放在顯微鏡下面觀察。


    都說如今高校里拿編制難,「特任副研究員」在很多人眼里只算是高級一點的博后,同樣面臨著非升即走的風險,南京大學的「特任」系列聘期為 3 年,是一個以科研為主的專業技術崗位。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來源:南京大學人才招聘網


    同時也有一些網友找出李同學發表過的論文,質疑她的科研水平。檢索顯示,她共有 8 篇 SCI 論文,其中 3 篇一作。這些論文發表的刊物大多為三區或四區,影響因子也并不高。

    其中發表最好的一作文章,收錄于 IF 3.756 的 crystengcomm。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專業為電子工程的李悅文,論文多與「無機半導體材料」相關。看罷她的論文,網友不淡定了,直言這樣的成果在碩士里也不算優秀。

    來源:知乎


    針對網友質疑的「德不配位」的問題,學霸君查閱了《南京大學研究系列崗位聘用管理辦法》,確實「特任」系列與博后的待遇和要求都大差不差,李的論文再怎么被網友說水,也符合了聘任條件。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來源:《南京大學研究系列崗位聘用管理辦法》


    年齡優勢放在處處都是 35 歲紅線的今天,很難不讓人羨慕。年齡小確實意味著有更多試錯的機會。盡管李悅文現在還沒有比較優秀的代表作,但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畢竟拿到了「特任副研究員」的職位,真正的考核才剛剛開始。


    年少有為,學界傳統


    早些時候,很多 95 后副教授也曾進入過公眾的視野。


    今年 4 月,1995 年 12 月出生的張志維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后直接留校任特聘副教授。這位年僅 26 歲的副教授成功研發出毫米波通信芯片,通訊范圍達到 10 公里。這項技術的商用前景十分廣闊,而他也是放棄 60 萬年薪的工作機會,選擇留校繼續研發。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張志維老師 來源:錢江晚報


    同樣出生于 1995 年的馮磊,去年被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作為弘深青年學者人才引進,直接聘為教授和博導,入職時還不滿 26 周歲。


    據說他的引進打破了兩項紀錄:一是計算機學院年齡最小的引進人才,二是首次直接給應屆博士畢業生正高/博導崗位。馮磊也不負眾望,入職半年就實現本學院 ICML 頂會論文零的突破。


    往遠了說,那些現在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術泰斗,很多也是年少成名。


    今年 6 月剛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龔旗煌院士是 1964 年生人。15 歲入讀北大,25 歲博士畢業留校,27 歲獲評副教授,31 歲正教授,34 歲長江學者,49 歲當選中科院院士。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龔旗煌校長 來源:北京大學官網


    這段時間因為同時擔任兩所 985 校長而走紅的高松院士,同樣是 28 歲就獲評副教授,后來 35 歲榮升教授,43 歲當選院士。


    寫在最后


    年少成名的例子在學術圈并不罕見。在一個時代里,能有年輕人盡快嶄露頭角,確實是值得稱道的。


    但是,科研界看重的不是名氣,不是噱頭,而是結果。年少成名的光環,意味著的甚至是更多的責任和壓力。


    畢竟,當起跑線已經快人一截時,怎樣完成余下的賽道,才是更需要考慮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亚洲一级在线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 | 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 | 在线观看AV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