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正式揭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的公告表示,今年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00項,相比去年增加200項,但面臨的競爭仍然十分激烈(2019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名單)。
和今年的國家杰青建議資助申請人一樣,2019年國家優青獲得者也更加年輕,多位“85后”青年科學家入選其中。
國家優青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的本科校友和博士校友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青塔查詢了2019年國家優青入選者的本科和博士畢業院校情況(部分入選者數據未能查到),通過統計和分析,從中能大致看出各單位2019年國家優青校友的數量。
▎150多所高校本科校友入選國家優青
從2019年國家優青本科畢業院校統計數據上看(被合并的高校以合并后的大學統計),今年國家優青的本科院校來自150多所高校。
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國家優青最多,達到28人。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國家優青獲得者,歷年入選的國家杰青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等高層次人才中,中科大校友數量基本都在前列,千生一院士的比例也是全國高校第一。這些都是在中科大招生數遠小于其他頂尖名校的前提下實現的,由此可見中科大人才培養質量之高。
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入選者共有20人位居第二。北京大學19人位居第三。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四川大學分別有18人、18人、15人、14人、13人、12人和11人。此外,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也都超過7人。
總體來看,國家優青獲得者畢業于各大名校的相對較多。不過,也并非名校才出高端人才,很多地方大學的表現完全不弱于一些名校,包括山東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都有不錯表現。
下面是2019年國家優青本科畢業院校統計情況(被合并的高校以合并后的大學統計):



▎超80%入選者博士畢業于國內科研單位從國家優青的博士培養單位
來看,2019年國家優青博士畢業于國內科研單位數量達到472人(含聯合培養),占比達到82.9%。其中博士畢業于國內高校的入選者共有362名,來自中科院系統的科研單位共有108人。相比之下,博士畢業境外科研單位(含香港)的入選者僅有97人左右。
國內高校中,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入選者最多,分別為28人和23人。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入選者人數分別為22人和21人,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各有14人、13人和13人。此外,博士校友較多的高校還有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
與本科培養單位不同的是,2019年國家優青的博士培養單位基本都是實力強勁的知名研究型高校或科研機構。
下面是2019年國家優青博士畢業院校統計情況(被合并的高校以合并后的大學統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
標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高校, 本科校友, 科研單位,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5768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