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及其合金由于優異的機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被認為是理想的可生物降解材料。為了改善其表面性能以更好地適應人體周圍的組織環境,表面修飾和處理在滿足多種臨床要求(如耐腐蝕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可生物降解鎂合金的表面處理技術中,層層自組裝技術因為可以選擇多種可用的組裝單元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曾榮昌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發表綜述文章,總結了生物可降解鎂合金層層自組裝驅動力(靜電相互作用、氫鍵作用、電荷轉移相互作用和共價鍵結合)的機理、制備方法(如浸漬法、噴涂法和旋涂法)的研究進展,以及涂層所具有的功能特性(耐腐蝕性、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最后,從表面改性的角度提出了層層自組裝技術在生物鎂合金表面應用的發展趨勢。
文章信息
Li-Jun He, Yang Shao, Shuo-Qi Li, et al. Advances in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ed coatings upon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1, 10.1007/s40843-020-1661-1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以上文章PDF原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7130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5741